2006年的會計初級考試經濟法考試最新總結

[考情趨勢]

本章在教材中具有比較特殊的地位--它是教材中唯一闡述經濟法基礎知識的章節,雖然前面幾節都不是具體的部門法,但其基本精神對以後各章節具有指導意義。
本章在歷年考試中占的比重不小,基本上在7分左右,題型除了單選、多選和判斷題外,經濟糾紛解決辦法等較為具體的法律規定,還可以在簡答題和綜合題中出現。估計今年題型依舊。
學習本章要求掌握經濟法律關係的概念和要素。熟悉法和法律的概念;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了解經濟法的概念;經濟法律關係發生、變更、消滅的概念和條件;經濟法實施的概念。
本章歷年題型、考分、考點分析如下:
年份 題型 分值 考點
2002 單項選擇題 1 法的本質
簡答題 5 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
2003 單項選擇題 1 義務性規範
多項選擇題 2 民事責任的形式
判斷題 2 仲裁裁決的執行;行政複議費用
綜合題 4 仲裁協定的效力及與訴訟的關係
2004 單項選擇題 1 憲法的法律效力
多項選擇題 2 我國審判制度
判斷題 1 仲裁協定的效力
綜合題 3 仲裁協定的效力及與訴訟的關係
2005 單項選擇題 2 行政複議機關、政府規章的效力
多項選擇題 4 不應當提起行政訴訟的情形、法律行為的歸類
判斷題 1 仲裁是否應公開進行



[考點精解]

一、法的概念、本質和特徵
知識點名稱 知識點內容及分析
1、法的概念和特徵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著統治階級意志的,通過規定人們在社會關係中的權利義務來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的規範體系。
2、法的本質 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該本質的具體內容為:(1)法是一定階級的意志的體現;(2)法只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3)統治階級的意志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4)法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整體意志,不是個別統治者的意志;(5)法體現的是統治階級的根本意志,不是其全部意志;(6)法體現的是被奉為法律的統治階級意志。
3、法的特徵 (1)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範。(2)法憑藉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3)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範。(4)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範。

二、法的形式、法的結構和法律解釋
知識點名稱 知識點內容及分析
1、法的形式 (1)法的形式也稱法的淵源,是指法獲得成立的方式和表現形式。(2)我國法的淵源:①憲法。憲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規定國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的,國家的根本ff,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法律。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經一定立法程式制定的規範性檔案,其法律效力和地位僅次於憲法,是制定其他規範性檔案的依據。③行政法規。是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發布的規範性檔案。④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發布的規範性檔案。⑤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洲、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的規範性檔案。⑥特別行政區的法。包括全國人大制定的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特別行政區依法制定的規範性法律檔案。⑦規章。國務院各部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以及某些經濟特區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範性檔案。⑧國際條約。指我國簽訂和加入的國際條約。
2、法的結構 (1)法律體系。一個國家的現行法律規範分為若干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繫的、互相協調的統一整體即為法律體系。(2)法律部門。①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準和原則所劃定的同類法律規範的總稱。②法律部門劃分的標準首先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其次是法律調整的方法;另外還考慮一些原則。③我國法律部門主要有: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式法。(3)法律規範。法律規範是構成法的最基本的組織細胞,是通過一定法律條文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內在邏輯結構的特殊行為規範。法律規範通常由假定、處理、制裁三個部分構成。①假定,是指法律規範中規定的適用該法律規範的情況和條件。②處理。是指法律規範中規定的允許人們做什麼,禁止做什麼或者要求做什麼的部分,實際上即為規定權利,義務的行為規則本身。③制裁,是指法律規範中規定的在違反本規範時,將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後果。法律規範可依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按照法律規範的性質和調整方式分類,將法律規範分為義務性規範、禁止性規範和授權性規範;按照法律規範的強制性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強制性規範和任意性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