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資料:07年初級會計實務筆記五

第五節 會計計量

一、會計計量的含義 
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又稱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二、會計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一)歷史成本(維持歷史成本格局,適度引入公允價值)
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契約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三〕可變現淨值
在可變現淨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四)現值
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淨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淨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五)公允價值
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領計量。

三、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例題】在()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淨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淨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單選題)
a. 重置成本b. 可變現淨值 c. 現值d. 公允價值
【例題】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若需要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則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 (判斷題)

 第六節 財務會計報告
(準則中單列一章,目的是強調、提升財務會計報告的地位和作用)
一、財務會計報告概念
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檔案。

二、財務會計報告分類
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註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
(一)資產負債表是指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
(二)利潤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
(三)現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會計報表。小企業編制的會計報表可以不包括現金流量表。
(四)附註是指對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不僅重視報告,今年也要重視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