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資料:07年初級會計實務筆記四

第四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
(引入資產負債表觀理念,強調淨資產的增加才是財富的增加,弱化利潤表觀) 
一、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一)資產
1.資產的定義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1)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
(2)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是指企業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或者雖然不享有某項資源的所有權,但該資源能被企業所控制。
(3)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企業的潛力。
【例題】下列經濟業務是根據“資產”定義處理的有( )。
a.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
b.開辦費用於企業開始生產經營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c.如果“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金額在期末結賬前尚未經過批准,在對外提供報告時也要進行處理,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做出說明
d.某項存貨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該項存貨的賬面價值不應該轉入當期損益 
【解析】a選項是據資產定義進行的義務,因為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不能作為企業資產,所以應對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部分提取減值準備,使資產能反映它的價值;b項,由於開辦費已不能給企業帶來利益,所以須轉銷,這也是據資產定義處理的業務;c項,待處理財產損益不符合資產定義,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理解:待處理財產損溢金額,應在期末結賬前經批准後計入當期損益;如果結賬前尚未經過批准,則應先計入當期損益,並在報表附註中做出說明。以後批准不一致時再調整報表年初數)d項,沒有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賬面價值應當轉入當期損益中去,d是錯的。
【答案】abc

2.資產的確認條件
符合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
(1)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註:5%以下為不可能,大於等於5%且小於50%為可能,大於等於50%且小於95%為很可能,95%及以上為基本確定。)
(2)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3.資產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
符合資產定義和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例題】下列各項中,企業不應作為資產在年末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是( )。
a.庫存受託代銷的商品 b.外購的專利權。
c.尚未批准處理的盤虧存貨 d.轉讓中的固定資產
【解析】b項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d 項計入“固定資產清理”,在清理完畢前列示於資產負債表;a,本質上不作為企業存貨反映,但由於“+受託代銷商品-代銷商品款”,實際上是相互抵銷的。只有c,不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
【答案】c 

(二)負債
1.負債的定義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核心)。
現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義務,不屬於現時義務,不應當確認為負債。
2.負債的確認條件
符合負債定義的義務,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3.負債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
符合負債定義和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符合負債定義,但不符合負債確認條件的項目,不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

(三)所有者權益(37號準則金融工具的列報中)
1.所有者權益的定義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2.所有者權益的來源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我國是剛剛引入利得概念。在美國,收入、費用、利得、損失被視為不同的會計要素。收入與費用是指在持續的、主要或核心業務中產生的損益,而利得與損失是指來自邊緣性或偶發性交易的損益。收入是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他人使用本企業資產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利得通常從偶發的經濟業務中取得,屬於那種不經過經營過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獲得的收益。在會計中,區別收入與利得、費用與損失基本上是一個列示和編制報表的問題,收入和費用通常以毛額列示,利得與損失通常以淨額列示,即利得要扣除有關的支出,損失要扣除有關的收益。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注】
1.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分為: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2.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分為: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列表如下:
概念分類舉例
利得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
(2)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差額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1)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
(2)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
損失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1)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
(2)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
3.所有者權益項目在會計報表中的列示
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所有者權益項目應當列入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