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初級會計實務》問題解答

問題解答一 

1.提問:請問關於應收票據的貼現問題如何掌握? 
解答:應收票據貼現不屬於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的內容,相關內容請參見《中級會計實務》。 

2.提問:請您通俗的講解一下什麼叫“權責發生制”? 
解答:會計原則不屬於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的內容,相關內容請參見《中級會計實務》。 

3.材料成本差異如何核算? 
解答:參見《初級會計實務》教材156-159頁的內容。 

4.固定資產應提的折舊總額,是固定資產原價減去預計殘值後的餘額,還要加上預計清理費用嗎?大綱中是不是有錯誤啊?

解答:固定資產應提的折舊總額為固定資產原價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固定資產預計淨殘值指固定資產報廢時可以收回的殘餘價值扣除預計清理費用後的數額。大綱有關內容是正確的。 
5.長期 債券 投資核算中,如果所支付的相關稅費金額較小,應記入哪裡?如果稅費金額較大應怎么處理?
解答:如果所支付的相關稅費金額較小,可以直接計入投資收益;如果相關稅費金額較大,應先計入初始投資成本,並於計提 利息 、攤銷溢折價時平均攤銷,計入投資收益。
 
6.第51頁寫到:對於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的業務,如將現金存入銀行或從銀行提現金,為了避免重複記賬,一般只編制付款憑證,不編收款憑證。我的理解是:
借:現金
借:銀行存款 
貸:收入
貸:現金
可以編製成:借:銀行存款
貸:收入 

這樣編制的是收款憑證,與書中提到的只編制付款憑證不一樣。
後面提到的出納人員應根據會計人員審核無誤的收款憑證和付款憑證辦理收付款業務。是不是說以上省略的現金借貸方分錄出納人員編制會計分錄時也可以省略?請問我所理解的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給予指正? 
解答:您的理解不正確。對於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的經濟業務,僅指這兩個會計科目之間的業務,一般只需編制付款憑證。如,將現金存入銀行,編制現金付款憑證,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現金 
從銀行提取現金,編制銀行存款付款憑證,會計分錄為: 
借:現金 
貸:銀行存款 

7.請問一般納稅人向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時,小規模納稅人只能開普通發票,那一般納稅人是按17%算出不含稅價還是按6%算出不含稅價?在計算進項稅額時是按17%還是按6%? 
解答:根據稅法的相關規定,只有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才允許作為進項稅額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一般納稅人向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不能取得專用發票時,其購進貨物所支付的全部貨款均應全部記入所購貨物的成本,不涉及進項稅額的計算問題。

8.第371頁計算所得稅時,為何要考慮營業外收支後再計算所得稅額,而有的題目卻沒有考慮營業外收支直接計算所得稅,比如2004年單項選擇第15題,請問計算所得稅時有什麼相應的規定嗎?
解答:利潤總額及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 管理 費用-財務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您的理解有誤。2004年單項選擇第15題,也考慮了營業外收支,利潤總額的計算是這樣的:利潤總額=500萬元(主營業務利潤)+10萬元(其他業務利潤)-10萬元(財務費用)+20萬元(營業外收入)-10萬元(營業外支出)=510萬元,利潤總額再扣除所得稅,得出淨利潤。
 
9.第307頁的關於b 企業 的分錄中,在b企業實際銷售的分錄中為何沒有“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 

解答:第307頁為採取收取手續費的代銷方式銷售 商品 的例子。在這種代銷方式下,受託方通常按照委託方規定的價格銷售,不得自行改變售價,受託方只是根據所代銷的商品數量向委託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對受託方來講,銷售受託代銷商品時只是代委託方收取了款項,屬於應付款項性質,而非收入實現。因此,b企業實際銷售的分錄中沒有“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分錄,只有計算、扣取代銷手續費收入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