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初級會計實務講義第六章第一節

第一節 收入
收入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活動中,帶來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一、收入的分類
注意:如果收入不是日常經營帶來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則不能作為收入範疇內,如,營業外收入就不是收入範疇內的。
2002年考題: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產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下列各項中,屬於收入的有( )。
a、銷售商品收入
b、提供勞務收入
c、銷售原材料收入 ――解析:銷售原材料的收入是企業一種次要的收入,屬於銷售商品,故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d、出租固定資產收入――解析:屬於企業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也應作為企業收入範疇,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答案】abcd
將題目進一步擴展:e、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解析:出售固定資產不是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是一種偶發性的活動,故出售固定資產的收入作為營業外收入。
2005年考題:下列各項符合會計要素收入定義的是()
a、出售材料――解析:屬於其他業務收入
b、出售無形資產的淨收益――解析:與出售固定資產道理一樣,作為營業外收入,故不選。
c、轉讓固定資產的淨收益――解析:是一種偶發性的活動,作為營業外收入,故不選。
d、向購貨方收取的增值稅銷項稅額――解析:計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屬於代收款項,不能作為企業收入。
【答案】a
二、銷售商品收入的核算 (要點+難點)
(一)銷售商品收入的確定與計量
1.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
企業銷售商品時,只有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才能確認收入:
(1)企業已將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通常是伴隨著所有權憑證的轉移或實物的交付而轉移,但是有時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並不隨著商品的交付而轉移。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繫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注意:如果銷售時,簽訂契約規定,銷售的商品購買方不能處置掉,過一段時間出售方再回購,此時出售方對商品還實施控制,則不能確認收入。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4)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
2.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
注意:在應收賬款時,講到的現金折扣、銷售折讓等對應收賬款的影響,在銷售商品收入計量中仍然涉及。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1)商業折扣
銷售貨物開發票時,實際上是按折扣後的淨額開具的,因此主營業務收入計量的金額是折扣後的金額。
(2)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實際是一種理財的費用,因此現金折扣計入財務費用,在銷售時採用總價法進行核算。
例題:銷售產品100萬元,2/10天,1/20天,n/30天。
(3)銷售折讓:可能是產品有質量、規格問題等原因造成。
注意:銷售時並沒有折讓,在對方驗收發現不符合要求時,才給予折讓。在銷售時按總加法核算。
例題:應收賬款117萬,主營業務收入100萬,增值稅銷項稅額1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