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的範圍、計價與核算--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會計實務輔導

  一、存貨的範圍

存貨是企業為了銷售或耗用而儲存的資產。其範圍包括原材料、在途物資、在產品、庫存商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加工商品、受託加工商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發出商品等。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企業的各項存貨應合併以一個統一的“存貨”項目列示。但在確定存貨的範圍時應注意兩點:
1、確定一項資產是否屬於企業的存貨,應看它用作什麼,而不能只看它是什麼,關鍵是看其目的和用途。存貨必須是準備銷售或耗用的資產。例如以汽車為例,對於汽車製造企業來講,它所生產的準備對外銷售汽車屬於本企業庫存商品存貨;對於從該汽車製造企業購進汽車用於運輸的企業來講,汽車屬於固定資產而不是存貨;對於從該汽車製造企業購進汽車準備對外銷售的商業企業來講,這些汽車則屬於企業庫存商品存貨。
2、確定一項資產是否屬於企業的存貨,應看它是否為該企業所擁有或控制,而不能只看它是否存放於該企業。以原材料、庫存商品為例:
(1)存放於企業的商品不一定是本企業的存貨。例如: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但實物尚未交付,這時也不屬於本企業存貨。
(2)未存放於企業的商品也可能是本企業的存貨。例如:企業購進材料、商品時,已經根據增值稅發票支付貨款,但材料、商品尚在運輸途中,這時也應屬於本企業存貨。企業對外銷售已經發運的商品,如果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還沒有轉移給買方,也未作銷售處理,則該批商品應屬於本企業存貨。委託代銷商品,在委託方沒有收到代銷清單前,其所有權屬於委託企業,因而也屬於委託企業存貨。
(3)關於受託代銷商品的問題。從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來講,受託代銷商品在銷售以前,所有權應屬於委託方,但現行會計制度也要求受託方對其受託代銷商品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中反映。
二、外購存貨的入賬價值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各種存貨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記賬”。影響外購存貨入賬價值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購貨價格。一般來講,企業購入的存貨應根據發票金額確認購貨價格。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
3、運輸途中合理損耗。超定額損耗不計入外購存貨的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