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1-3)章2

四、會計憑證的傳遞與保管 

(一)會計憑證的傳遞 

會計憑證的傳遞是指從會計憑證的取得或填制時起至歸檔保管過程中,在單位內部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的傳送程式。會計憑證的傳遞,應滿足控制制度的要求,使傳遞程式合理有效,同時儘量節約傳遞時間,減少傳遞的工作量。企業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每一種憑證的傳遞程式和方法。 

(二)會計憑證的保管 

會計憑證的保管是指會計憑證記賬後的整理、裝訂、歸檔和存查工作。 

會計憑證的保管要求主要有: 

1.會計憑證應定期裝訂成冊,防止散失。 

2.會計憑證封面應註明單位樂稱、憑證種類、憑證張數、起止號數、年度、月份、會計主管人員、裝訂人員等有關事項,會計主管人員和保管人員應在封面上籤章。 

3.會計憑證應加貼封條、防止抽換憑證。原始憑證不得外借,其他單位如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使用時,可以複製。 

4.原始憑證較多時,可單獨裝訂,但應在憑證封面說明所屬記賬憑證的日期、編號和種類,同時在所屬的記賬憑證上應註明"附屬檔案另訂"及原始憑證的名稱和編號、以便查閱。 

5.每年裝訂成冊的會計憑證,在年度終了時可暫由單位會計機構保管一年,期滿後應當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保管。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6.嚴格遵守會計憑證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滿前不得任意銷毀。 

 

第五節 會計賬簿 

 

一、會計賬簿的意義和種類 

(一)會計賬簿的意義 

賬簿與賬戶的關係,是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賬戶存在於賬簿中,賬簿中的每一賬頁就是賬戶的存在形式和載體。賬簿只是一個外在表式,開設於賬頁上的賬戶才是它的真實內容。
(二)賬簿的種類 

1.按用途分類 

(1)序時賬簿,又稱日記賬。 

是指按照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間的先後順序逐日逐筆進行登記的賬簿。序時賬簿的有普通日記賬和特種日記賬(如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轉賬日記賬等)。序時賬簿能提供連續系統的信息,反映企業資金運動的全貌。 

(2)分類賬簿。 

是指對全部經濟業務按照會計要素的具體類別而設定的分類賬戶進行登記的賬簿。按照總分類賬戶分類登記經濟業務是總分類賬簿,簡稱總賬。按照明細分類賬戶分類登記經濟業務的是明細分類賬簿,簡稱明細賬。分類賬簿可以分別反映和監督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其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編制會計報表的主要依據。 

(3)備查賬簿,簡稱備查簿。 

是指對某些在序時賬簿和分類賬簿等主要賬簿中都不予登記或登記不夠詳細的經濟業務進行補充登記時使用的賬簿。 

2.按賬頁格式分類 

(1)兩欄式賬簿。是指只有借方和貸方兩個基本金額欄目的賬簿。 

(2)三欄式賬簿。是指沒有借方、貸方和餘額三個基本欄目賬簿。 

(3)多欄式賬簿。是指在賬簿的兩個基本欄目借方和貸方按需要分設若干專欄的賬簿。 

(4)數量金額式賬簿。是指賬簿的借方、貸方和餘額三個欄目內,部分設數量、單價和金額三小欄,藉以反映財產物資的實物數量和價值量的賬簿。 

3.按外型特徵分類 

(1)訂本賬。 

是指啟用之前就已將賬頁裝訂在一起,並對賬頁進行了連續編號的賬簿。 

(2)活頁賬。 

是指在賬簿登記完比之前並不固定裝訂在一起,而是裝在活頁賬夾中的賬簿。當賬簿登記完畢之後(通常是一個會計年度結速之後),才將賬頁予以裝訂,加具封面,並給各賬頁連續編號。
(3)卡片賬。 

是指將賬戶所需格式印刷在硬卡上的賬簿。卡片賬不是裝在活頁賬夾中,而是裝在卡片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