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學校06年CPA考試會計輔導內部講義(二十)

三、現金流量表

 (一)正表的編制方法

1. 公式推導法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的推導公式:

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一般指的是銷售材料、提供勞務)+ (應收票據的期初餘額-期末餘額) +(應收賬款的期初餘額-期末餘額)+(預收賬款的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銷項稅發生額-應收項的意外減少(指的是不兌現的應收項減少,主要包括:壞賬的發生;票據貼現造成的借記財務費用額;非現金抵賬等)+收回以前的壞賬。

這裡需注意的是:應收賬款的期初、期末餘額在報表中是無法找到的,需根據以下公式去推導:

應收賬款的期初餘額-期末餘額=(應收賬款的期初淨額-應收賬款的期末淨額)+(壞賬準備的期初餘額-壞賬準備的期末餘額)

【例3】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銷售商品,其他業務是提供運輸勞務,當年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為4500萬元,銷項稅發生額為765萬元,其他業務收入650萬元。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年初數為700萬元,年末數為660萬元,“應收票據”年初數為120萬元,年末數為150萬元,“預收賬款”年初數為89萬元,年末數為66萬元。本年不帶息應收票據貼現400萬元,貼現息為5萬元,壞賬準備的年初餘額為35萬元,年末餘額為72萬元,本年收回上年的壞賬4萬元。根據以上資料,本期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填列的金額是()萬元。
a.5784b.4790c.5864 d.5809

 答案:c

 解析: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4500+650+(120-150)+(700-660)+(35-72)+(66-89)+765-5+4=5864(萬元)。

(2)購進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的推導公式:

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對應存貨減少的部分,如:銷售材料結轉的成本)+存貨的意外減少(指的是未對應“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的存貨減少部分。如:管理部門領用材料)+(存貨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應付票據的期初餘額-期末餘額)+ (應付賬款的期初餘額-期末餘額)+(預付賬款的期末餘額-期初餘額)+本期進項稅發生額-存貨的意外增加(指的是非購買渠道造成的存貨增加。如:折舊、待攤、預提計入製造費用的部分;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計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的部分)。

其中,存貨的期末、期初餘額的資料查找可參照①公式中的應收賬款方法來認定。

即:存貨的期末餘額-期初餘額=(存貨的期末淨額-存貨的期初淨額)+(存貨跌價準備的期末餘額-存貨跌價準備的期初餘額)

【例4】某企業2002年主營業務成本30萬元,進項稅額4萬元,應付賬款期初餘額1萬元,期末餘額0.95萬元,預付賬款期初0.9萬元,期末餘額0.8萬元,存貨期初餘額10萬元,期末餘額8萬元,本期計入製造費用工資3萬元,計入生產成本工資5萬元,本期計入製造費用中的折舊5萬元,計算現金流量表“購買商品、接受勞務而支付現金的金額為( )萬元。
a、24b、18.95c、29d、34

答案:a
解析:購買商品接受勞務而支付的現金=30+4+(1-0.95)-(0.9-0.8) -(10-8) -3-5-5=18.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