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擊2006年注會考試死穴系列訪談-《會計》篇

高志謙:各位網友大家好。
我是北京安通學校的會計老師高志謙,很高興今天能夠和大家一起來探討2006年cpa考試《會計》科目的相關問題。 
 主持人:今年的註冊會計師考試《會計》這一科是安排在16日下午,很多網友可能是第一次考的原因,還是一頭霧水,抓不住重點,現在請高老師針對這次會計考試的重點做一個預測,在最後時刻考生應著重看哪些章節?
高志謙: 好的,我們先對2006年的《會計》試卷容易考到的知識點做一個預測,主要是這幾個方面:
第二章的壞賬的備抵法核算。第三章的存貨的期末計價。第四章有三個知識點:①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②成本法轉權益法的核算;③長期投資的期末計價。第五章的固定資產的期末計價及相應折舊額的影響。第六章中無形資產的期末計價及相應攤銷額的影響。第九章特殊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及會計處理。第十章,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的項目編制及修正。通常作為會計政策變更、會計差錯更正及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一個核算環節出現。第十一章,所得稅債務法核算。第十四章,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第十六章在非貨幣性資產抵債方式下,債權人 換入非貨幣性資產的入賬成本計算。第十七章,換入非貨幣性資產的入賬成本計算和補價損益的計算。第十八章,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和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第十九章,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第二十二章,抵銷分錄的編制。
以上是對重點章節的一個考點預測,詳細的串講資料大家可以到安通在搜狐的部落格中查詢。
主持人: 剛才高老師對《會計》這一科目考試的重點做了一個整體的預測,大家根據高老師給出的提綱,檢查一下自己哪塊薄弱,需要加強,之後就要重點複習一下了。
網友: 高老師,在考試的過程當中,有哪些需要考生注意的地方?請您和大家談一下好嗎?
高志謙: 考試主要考的是一個心態和技巧。這張卷面,是四六開的卷面,主觀題是六,客觀題是四,分值安排是這樣的,客觀題一般是框在40分左右,這40分左右,多長時間做完?單項選擇一般是11-15個,這要保證在30分鐘、20分鐘這個段拿下來。而且單選題做的時候,要保證做一個對一個,絕對不可能再回過頭來再去檢查,沒有時間檢查的,要保證做一個對一個。多項選擇的話,這個難度比單項稍微大一些,因為多項給的分也多,所以這是40分當中難度最大的一塊,多項選擇的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這也是單選的應試方法,做一個對一個,這是客觀題,過了六七十分鐘以後要保證拿到80%左右的分,因為這個卷子能拿出分的,單選是最容易的,多選是次之,如果這部分拿不到80%的話,後面就難度比較大。對於計算題,一般是兩個,分值在22-30分之間,這兩個一般來講,計算題的出題特別是跨章內容不是很多,主要是關鍵知識點來考,像租賃,有可能出計算的題目,對於這兩個用多長時間,我建議大家應該拿出一個半小時來對付它。這兩個計算題的準確率要爭取達到百分之七八十,因為卷面中,單選、多選拿分是比較容易的,計算題也是比較好操作的,難度不是很大,難度肯定達不到綜合型的難度,這樣我們卷面已經過了三道題,這三道題的時間應該過了二個多小時左右,留給綜合題的話只有一個半小時,如果答得快的話,可能綜合題有兩個小時,但在這時大家不要把時間壓在綜合題,大家出卷子時,不希望你把綜合題都答完,綜合題設計時有一個特點,這兩個肯定有一個容易的,不可能兩個都難,每年都如此是這樣的,03年的綜合題容易到什麼程度?基本上我們要正常做,三分鐘就可以拿下來。出這個綜合題,容易的綜合題的量幾乎相當於計算題的一個級別,或者比它稍微複雜一下。對於綜合題來說,這個分值採取的方式是甄別出哪一個容易,肯定好判斷難易大小,另外是看哪個字最多,就最難,一般通過做題感覺是哪一個難一點,哪一個容易一點,一般和日後事項在一塊兒是最難的。你先做最容易的,用50分鐘時間把它拿下來,還有一個綜合題,這時時間可能不夠用,你可以保證所有的卷面都答完。綜合題問的方式是好幾種方式來問,不一定全部做完,你可以解答一個給一分,把綜合題都做完是不太現實的,這是大體的時間安排。另外,在解綜合題有一個很典型的技巧,你拿到綜合題時先看兩頭,也就是先看題目已知方面,再看這個題最終要求你乾什麼,大部分這個題看了這兩部分最後,尤其看了最後的要求,能夠推斷這題考什麼,你大概就有一個譜,不管是計算題還是綜合題,為了給分的方便,會把題目切成若干段,有的有數據關聯,有的獨立成形,這樣你做的時候,完全可以把綜合題、計算題切成更小的小題來做,這樣做的話,有些題數據關聯性很強,容易找到解題思路。但有相當一部分,它的題目在要求是給幾個小題目,這幾個小題目誰跟誰都不挨的,做對一個就給一分,是兩頭分析的方式,把題切成若干的題進行做,通過兩頭分析,知道題型結構,知道大概組成之後,還有一個特點,在主觀題設計時有資料一、資料二、資料三,分成段給你資料,大部分是資料一對應幾個要求,資料二對一個要求,資料三對應一個要求,在卷面上對哪個資料對於哪一個知識要結合好,所以,大家要按照我剛才的思路,先兩頭卡,把結果搞清楚,然後把題中的已知條件,就是資料,切成段,哪個資料對應哪一個條件,這樣效率高,而且會做到答對一個拿一分,這是做題的關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