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突破會計難點系列》之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

(注一:應該說權益法沒難點,但為什麼說權益法難呢?其實我個人認為,權益法難就難在內容繁雜。但反過來又說了,不就4個明細科目嘛,有什麼難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個嘛。所以我認為突破權益法最關鍵的一點:思路清晰。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這就是妙中所在了!妙法:頭腦中有條線。“線”是什麼?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妙法學權益法了。)
(注二:在學習權益法之前必須強調的是: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學習,至關重要。這是基礎的基礎,是學習以後難點的基礎。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以下這個鏈條的重要意義:(影響關係)
★成本法、權益法的基礎學習→成本法轉權益法的學習→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會計差錯更正的學習→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學習→合併會計報表的學習
所得稅會計(一隻大老虎)
※教材中“會計政策變更”的例題就是從“成本法轉權益法”的例題轉化而來。
※“所得稅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了。
通過上面這條鏈條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白會計“難”,“難”在哪裡。
■從上圖可以看出,成本法、權益法的基礎學習是基礎中的基礎,使整個會計教材的關鍵。我們必須重視。
■必須明確的知道:如果我們一步做不好,那么就步步做不好)
下面我們步入正題,“妙法學權益法”。
大家記住兩條線:
★投資成本—股權投資差額—損益調整—股權投資準備
★投資時—分紅時—資本公積增減變動時—實現淨損益時—股權投資差額的攤銷★
☆☆☆這兩條線就是權益法的*精髓靈魂*所在!!!
有這兩條線延伸出權益法學習的兩個角度:橫向和縱向
第一個角度—橫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這四個科目各涉及哪些業務,或說在遇到某個業務時會用到哪個科目。這是奠定縱向學習的基礎。
1、投資成本:投資時、分紅時、股權投資差額形成時或資本公積形成時
①投資時: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分紅時注意:1、分的是投資前被投資企業實現淨利潤的分配額。2、一定要注意“投資時點”,一定要注意這個“點”,千萬不要搞錯)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③股權投資差額形成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④形成資本公積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2、股權投資差額:形成時、攤銷時
①形成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②攤銷時: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股權投資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