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註冊會計財務成本管理輔導(五)

股票估價
兩個問題,一是股票價值的計算,二是股票收益率的計算。
一)同債券的價值一樣,也是把以後的現金流入折現回現在的價值的問題,只是在這裡要考慮到現金流入的來源問題,一是無限期持有,在此情況下,現金流入只有股利流入,一是有限期持有,在此,現金流入有股利流入,還有變現收入。股利的多少,取決於每股盈餘和股利支付率兩因素。在長期持有時,又分為三種情況:
①零成長股票(固定股利股票)的價值,此時,可視為永續年金,
股票價值p0=d/rs ,d代表固定股利,rs代表折現率,
②固定增長股票的價值,股票價值p0=d1/(rs -g ),g為股利增長率(g 為常數,且rs﹥g),即股票的價值=(下期股利)/(必要報酬率-增長率)
股票價值p0=d1/(rs -g )= d0×(1+g)/(rs -g ),在用第二個公式時,須注意必須是站在0時點看未來第一年的增長率和未來各年的增長率已經相等
③非固定增長股票的價值,需分段算,先算出非正常增長期的現值,,再根據②求出其現值,求和既得價值。
二)股票的收益率
r= d1/p0+g,既收益率=下期股利/市價+增長率
四、風險和報酬(解決問題,如何確定折現率)
從增加企業價值目標來看,折現率應根據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來確定,而必要報酬率的高低取決於投資的風險,風險越大,要求的必要報酬率越高。
風險是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
風險可分為系統性風險(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引起)和非系統性風險(自身原因引起),非系統性風險可以分散掉,系統性風險可計量。用ß;係數計量。
一)計算風險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站在單項資產的角度講,涉及到標準差和變化係數。如站在投資組合的角度,可用相關係數和協方差表示。第二類是ß;係數。第三類是槓桿係數:經營槓桿係數、財務槓桿係數、總槓桿係數
在有機率時,標準差=數值與均值差的平方乘以機率再求和後開方
沒機率時,標準差=方差再開方,樣本方差=數值與均值差的平方再求和/(n-1)(考試時一般用這個),均值=機率乘以數值再求和。
注意:用標準差比較不同項目風險時,前提是兩個項目的期望值(報酬率)是相同的。標差越大,風險越大。
變化係數=標準差/均值(範圍廣,預期值不同也可用)
二)投資組合的標準差和報酬率
組合的報酬率=各自報酬率與投資比例乘積的求和(加權平均)
組合的標準差=(a21σ12+a22σ22+2a1a2×協方差)的開方
協方差=r×σ1×σ2
充分投資組合的風險,只受證券之間協方差的影響,而與證券本身的方差無關。
只要兩種證券之間的相關係數小於1,證券組合報酬率的標準差就小於各證券報酬率標準差的平均數。
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講,儘可能選擇兩個股票相關係數小的股票做組合。相關係數越小,機會集曲線越彎曲,風險分散化效應也就越強。
三)資本市場線
無風險債券與風險證券有效組合的有效邊界,進行二次組合後形成的一個新的有效集。叫
總標準差=q×風險組合的標準差(q表示風險證券的投資比例)
總期望報酬率=q×風險組合的期望報酬率+(1-q)×無風險報酬率
如貸出資金,q將小於1;如是借入資金,q會大於1。(切點為最有效的風險資產組合,這裡就是所謂的分離定理,向上和向下的變動,取決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四)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ß;的兩種計算方法:
1ß;=該證券的標準差除以市場組合的標準差與兩者相關係數的兩者相關係數的乘積。
2.k=rf+ ß;(km-rf),此為證券市場線。
推出ß;=(k- rf)/ (km-rf)
五)資本市場線和證券市場線的異同:
共同點:1。這兩條線在縱坐標上都有個截距,截距都表示無風險收益率。
 2.縱坐標都表示收益率。
區別:1。橫坐標不同,資本市場線的橫坐標是標準差,證券市場線的橫坐標是ß;係數。
2.適用範圍不同,資本市場線只適用於投資組合,且須是有效組合。而證券市場線異適用於單個證券,也適用於投資組合;既適用於有效組合,也適用於無效組合。
 3.這兩條線斜率的含義不同,雖都表示風險的價格,但含義不一樣,資本市場線的斜率表示每一單位的標準差所對應的風險收益率。證券市場線的斜率表示每一個單位的ß;係數所對應的風險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