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老師預測《財務管理》考點

田明:大家好,我們就大家所關心的財務管理這門課程大家需要關注的問題做一個簡單介紹。首先我想講的是根據我們最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尤其是從去年考試情況來看,我們cpa考試五門課程體現出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題量比較大,題的難度有所降低。而且去年這門課及格率將近14%,我們認為還是比較理想的。所以我想講的是今年可能題量依然會大,但題的難度並不難。 
 第二點在整個教材的十四章內容中大家作為主觀題需要重點關注的有那樣幾章,主要是涉及到教材的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第二章財務報表分析中大家一方面是注意基本財務比例分析中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一些倍數這三個指標的計算。第二個問題是關於杜邦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結合因素分析法,如何對各個因素的變動、對核心指標的變動進行分析。 
第三章財務計畫與預測是比較重要的,這個比較重要是在所有重點章節中比較重要。一方面第一節的銷售百分比法可以結合第八章的剩餘股利政策或者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來編制會計報表,也就是編制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 
比較典型的題目主要是在教材的第十章第二節書上的例一和例五涉及到前半段怎么編制預計會計報表。在編制的基礎上怎樣用這兩張表來調職出現金流量表中的第一項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所帶來的收入,也就是帶來的流入,以及購買商品引起的現金流出。 
這個問題和教材第九章,債務資本成本、權益資本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以及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第二點是關於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以及超高速增長,也就是計畫增長率高於可持續增長率。要想實現這種超高速增長所需要各個條件的計算,以及實現持續高速增長增加的資金投入、增加的資金來源渠道分析。第三節就涉及到預計會計報表以及現金預算的編制,重點是預計會計報表,這個問題在剛才已經給大家介紹了。 
第四章財務估價應該是作為一般性掌握的。但是提醒大家要看一下我們最後財考網串講中兩套衝刺試卷中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要把那些題看一看。涉及到債券價值和到期收益率以及債務資本成本計算,把這三個方面內容在這個題目中體現了。我想大家主要把這個題看一下就可以了。
第五章投資管理這歷來是屬於考試重點章,應當從綜合題的角度來注意關於追加投資新的項目,也就是作為擴張型投資,這個投資項目的相關現金流量怎么確定,包括初始階段的、經營階段的、結束階段的流量怎么來確定。第二個是關於新投資項目的折現率,在公司為投資主體條件下,它的折現率即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如何確定,怎么來計算它的淨現值。 
第六章是關於流動資金管理,這章內容應該是注意計算題的,主要是注意第二節應收帳款信用決策結合第三節存貨的經濟批量模式,這類問題在衝刺模擬試卷中也有。 
第七章就作為一般性掌握,主要是注意客觀題。 
第八章股利分配也是重要內容,一方面應該把握剩餘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特點和具體的做法,也就是注意剛才所談的和預計會計報表的結合。另一方面,關於股票股利、現金股利、股票分割,也要搞清楚他們的特點、做法。 
第九章的內容都比較重要,涉及到個別資本成本和加權平均資成本的計算、財務槓桿的計算以及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計算。 
第十章企業價值評估,我個人看法,這章大家主要是關注客觀題。原因是這章從04年新增加內容以來,04年已經考過三個計算題,在05年去年的考試中依然又出了一個計算題,所以04和05年占的分值是比較高的。我想06年這一章的問題主要是注意客觀題。當然了,這一章前面談到了其中的例一和例五應該好好看一看。因為它是從第三章、第八章結合的角度,涉及到預計會計報表的編制。 
最後的四章內容屬於成本管理部分,作為成本管理部分,我們說正常情況下,我個人認為,後四章內容應該是占20%的分值,但是去年後四章內容占了35%,也就是占了35分,所以通過去年的情況就可以判斷和預測,試卷考察過程中對於後四章內容的重要程度給予了足夠的關注。所以我想今年後四章內容我們可以把去年的35分和正常情況下的20分算一個算術平均數,我預測分值應該是在二十七八分左右。二十七八分左右去年考了一個綜合題、兩個計算題,所以我個人認為最後四章內容今年要注意考一個綜合題、一個計算題。我個人的預測,應該把第十一章成本計算作為6分的計算題來關注
注意哪幾個方面呢?第十一章注意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教材第一節談到的作業基礎計算制度,在分配製造費用方面,也就是分配間接費用方面的區別,並且說明它倆差別的理由是什麼。第二是約當產量法的基本原理,這在下一步我所講的十三章重點中可以和它結合起來。第三個平行結轉分步法。主要是和定額比例法和定額成本法來結合的,所以我個人觀點還是要和定額比例法結合的。這個定額比例法在計算分配率時注意兩種情況:月末沒有盤點在產品,另外是月末盤點了在產品,在計算分配率時這兩個公式有所區別。 
第十二章我想作為一般性掌握,就作為客觀題關注。 
第十三和第十四章我個人認為比較重要,尤其是第十三章涉及到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它的帳務處理。這個問題01年曾經考過綜合題,這個問題比較重要,大家應該從綜合題角度去把握。尤其應該注意和第十四章內容的結合。因此我們一貫強調大家應該把教材中第十三章第四節大的例題搞清楚。比如說在這個例題中書上講到的是標準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結合,它的單位標準成本是82元,其中單位產品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是8元。如果把這個題變一下,假設變動成本法和標準成本法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固定性製造費用就不計入到產品的生產成本,不需要制訂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標準了。 
這樣它的單位產品標準成本應該是74元。因此將來計算差異時就不需要計算固定性製造費用的差異,而只需要計算材料的、人工的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的六個差異。這樣可以把這個問題簡化一些。另外這裡講到的是原材料在生產時一次性投入,這樣分配原材料就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但是分配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時,必須要計算本月投產產品的約當產量。 
書上例題直接告訴在產品的完工率了,如果不是直接告訴完工率,而是假設單位產品工時定額是8個工時,分成兩道工序,比如說第一道工序是6個工時,第二道工序是2個工時,每道工序的完工率就可以計算出來了。月初在產品是多少件呢?50件,月末的在產品是70件。假設月初50件中第一道工序有40件,第二道工序有10件,月末的70件中,第一道工序有30件,第二道工序有40件,這樣分別把兩道工序的完工率計算出來了,分別乘以兩道工序在產品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約當產量,就可以倒算出本月投產產品的約當產量。而且一定要搞清楚怎么算數量差異、價格差異。尤其是要注意計算數量差異的時候,在這類題當中應該是用實際產量條件下的實際數量減去約當產量條件下的標準數量,用它倆的差額乘以標準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