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財務管理公式集合

一般說來,金融市場上資金的購買價格,可用下式表示: 
利率 = 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變現力附加率+違約風險附加率 +到期風險附加率 

基本財務比率 : 
變現能力比率 : 
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 

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帳款淨額)/流動負債 
資產管理比率 : 
營業周期 
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率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應收帳款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 
負債比率 : 
資產負債率 
產權比率 
有形淨值債務率 
已獲利息倍數 
長期債務與營運資金比率 
贏利能力比率 : 
銷售淨利率 
銷售毛利率 
資產淨利率 
淨資產收益率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權益淨利率=資產淨利率×權益乘數 
資產淨利率=銷售淨利率×資產周轉率 
權益淨利率=銷售淨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上市公司財務比率 : 
每股收益=淨利潤÷年末普通股總數 
每股收益=(淨利潤-優先股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度末優先股數) 
平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月份數)÷12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股票獲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淨收益 
股利保障倍數=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留存盈利比率=(淨利潤-全部股利)/淨利潤 
每股淨資產=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數 
市淨率=每股市價/每股淨資產 
現金流量分析 : 
銷售收現比=銷售收現/銷售額 
預計銷售商品收入=銷售額*增長率*銷售收現比 
預計經營現金流出=銷售商品流入/流入流出比 
預計購買商品和勞務付現=經營現金流出*購買商品和勞務占經營活動流出百分比 
現金到期債務比 
現金流動負債比 
現金債務總額比 
銷售現金比率 
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淨收益營運指數=經營淨收益/淨收益=(淨收益-非經營收益)/淨收益 
經營活動淨收益=淨收益-非經營收益 
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淨收益+非付現費用 
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淨流量/經營所得現金 
(外部)融資需求 =資產增加額-負債自然增加額-留存收益的增加額 
=新增銷售額×(敏感資產百分比-敏感負債百分比)-預計銷售收入×預計銷售淨利率×(1-股利支付率) 
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淨利率×(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內含增長率為僅僅*內部積累從而外部融資額為零時的銷售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並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 
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如下: 
公司目前的資本結構是一個目標結構,並且打算繼續維持下去; 
公司目前的股利政策是一個目標股利政策,並且打算繼續維持下去; 
不願意或者不打算發售新股,增加債務是其唯一的外部籌資來源; 
公司的銷售淨利率將維持當前的水平,並且可以涵蓋負債的利息; 
公司的資產周轉率將維持當前的水平。 
在上述假設條件成立時,銷售的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相等。 
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公式: 
根據期初股東權益計算: 
可持續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 
=銷售淨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權益期末總資產乘數 
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 
可持續增長率=收益留存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額/股東權益)*總資產周轉率 
1-收益留存率*銷售淨利率*(總資產額/股東權益)*總資產周轉率 
基本損益方程式。 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 銷量—固定成本 
損益方程式的變換形式 
 ①求銷售量的方程式 
 銷量=(固定成本+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②求單價的方程式 
 單價=(固定成本+利潤)/銷量+單位變動成本 
 ③求單位變動成本的方程式 
 單位變動成本=單價-(固定成本+利潤)/銷量 
 ④求固定成本方程式 
 固定成本=銷量×(單價一單位變動成本)-利潤 
包含期間成本的損益方程式: 
稅前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產品成本+單位變動銷售和管理費)×銷量-(固定產品成本+固定銷售和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