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CPA考試財管輔導內部講義(十九)

三、典型試題 1.某企業固定成本為20萬元,全部資金均為自有資金,其中優先股占15%,則該企業()。
a. 只存在經營槓桿效應b. 只存在財務槓桿效應
c. 存在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d. 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可以相互抵銷

【答案】c

【解析】有固定成本,說明存在經營槓桿效應;有優先股,說明存在財務槓桿效應;所以存在經營槓桿效應和財務槓桿效應。

 2.某企業的產權比率為0.6,債務平均利率為15.15%,權益資本成本是20%,所得稅率為34%。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
 a.16.25%b.16.75%c.18.45%d.18.55%

【答案】a

【解析】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3.a企業負債的市場價值為4000萬元,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為6000萬元。債務的平均利率為15%,為1.41,所得稅率為34%,市場的風險溢價是9.2%,國債的利率為11%。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
 a.23.97%b.9.9%c.18.34%d.18.67%

【答案】c

【解析】權益資本成本=11%+1.41×9.2%=23.97%

負債的資本成本=15%(1-34%)=9.9%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4.一般認為,當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高點時,風險溢價通常為();當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低點時,風險溢價通常為()。
a.3%;5%b.5%;3%c.4%;5%d.4%;3%

【答案】a

【解析】一般認為,當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高點時,風險溢價通常為3%,這是因為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高點時,即意味著投資活躍,大家都願意冒風險, 風險溢價不大, 風險溢價通常為3%;反之,當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低點時, 即意味著投資沉寂,大家都不願意冒風險, 風險溢價就大,風險溢價通常為5%。

 5.某公司發行普通股股票600萬元,籌資費用率5%,上年股利率為14%,預計股利每年增長5%,所得稅率33%,該公司年末留存50萬元未分配利潤用作發展之需,則該筆留存收益的成本為()。
a.14.74%b.19.7% c.19%d.20.47%

【答案】b

【解析】留存收益成本率=(預計第一期股利/股票發行總額)+股利逐年增長率

=[14%×(1+5%)]+5%=19.7%

 6.a公司作為一投資中心,2002年資產的平均總額為4000萬元,其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為20%,權益乘數為4,負債平均利率為10%,包括利息費用在內的固定成本總額為600萬元,所得稅率為40%。

要求:

(1)計算2002年的淨資產收益率、已獲利息倍數;

(2)計算2003年的經營槓桿係數、財務槓桿係數、複合槓桿係數;

(3)假設a公司所處行業的平均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為16%,計算其剩餘收益。

【答案】

(1) 權益乘數為4,則資產負債率為75%

2002年資產的平均總額為4000萬元,則負債的平均總額為3000萬元,股東權益的平均總額為1000萬元

ebit=資產的平均總額×總資產報酬率

=4000×20%=800(萬元)

i=3000×10%=300(萬元)

則,淨利潤=(800-300)(1-40%)=300(萬元)

2002年的淨資產收益率=300÷1000=30%

2002年的已獲利息倍數=800÷300=2.67

(2) 2003年的經營槓桿係數=(ebit+a)÷ebit=(800+600-300)÷800=1.38(說明:公式中的固定成本不包括利息費用)

2003年的財務槓桿係數=ebit÷(ebit-i)=800÷(800-300)=1.6

2003年的複合槓桿係數=1.38×1.6=2.21

(3) 剩餘收益=800-4000×16%=1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