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CPA考試財管輔導內部講義(二十)

第十章 企業價值評估

一、重點內容

 1. 企業價值評估概述;

 2. 掌握企業價值評估的現金流量折現法的原理和套用;

 3. 掌握企業價值評估的經濟利潤法的原理和套用;

 4. 掌握企業價值評估的相對價值法的原理和套用。

二、主要知識點

 1.企業價值評估是一種經濟評估方法、其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業的公平市場價值,並提供有關信息,幫助投資人和管理當局改善決策。理解含義把握構成要點,一是經濟評估方法不同於計算,有主觀的成分;二是評估過程中產生的信息與結果同等重要;三是目的性,分別用於投資分析(併購)、戰略分析和以價值為基礎的分析。

企業價值評估的對象是持續經營狀態下,企業整體價值,所得經濟價值不同於賬面價值、市場價值,但是,如果資本市場完全有效,則其市場價值與經濟價值相同,因為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可以利用企業價值評估尋求被低估了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

如果清算價值大於市場價值,企業應選擇清算。但本章主要研究續營價值。

 2.現金流量折現法(理論最健全、套用最廣泛)

比較

實體現金流量模式

股權現金流量模式

股利現金流量模式

計算公式

∑[實體現金流量/(1+ kw)t]

∑[股權現金流量/(1+ ks)t]

∑[股利現金流量/(1+ ks)t]

折現率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權益資本成本

權益資本成本

說明

在數據假設相同的情況下,三種模式計算結構相同。企業價值評估主要使用實體現金流量模式或股權現金流量模式。二者間的換算:股權價值=實體價值-債務價值;

債務價值=∑[償還債務的現金流量/(1+同等風險的必要報酬率)t]

掌握現金流量折現法的關鍵是確定現金流量。

(1)預測期現金流量的計算與比較:

比較

實體現金流量

股權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的概念

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

=息前稅後利潤

 

息前稅後利潤+折舊與攤銷

=經營現金毛流量

 

經營現金毛流量-營業流動資產增加

=營業現金淨流量

 

營業現金淨流量-資本支出

=[(息前稅後利潤+折舊與攤銷)-營業流動資產增加]-資本支出

=(息前稅後利潤+折舊與攤銷)-總投資

=(息前稅後利潤)-(總投資-折舊與攤銷資)

=息前稅後利潤-淨投資

=實體現金流量

實體現金流量-債權人現金流量

=息前稅後利潤-淨投資-(稅後利息-有息債務淨增加額)

=ebit(1-t)-淨投資-i(1-t)+△有息債務

= (ebit-i)(1-t)-淨投資+△有息債務

=稅後利潤-(淨投資-△有息債務)

=稅後利潤-淨投資(1-負債率)

=股權現金流量

註:①債權人現金流量=債權人現金流入量-債權人現金流出量

=(債務本金+償還債務本金)-(利息所得稅+新增債務本金)

=(債務本金-利息所得稅)-(新增債務本金-償還債務本金)

=稅後利息-有息債務淨增加額

有息債務=全部債務-無息債務(主要是自發性負債)

②有關投資成本的計算

流動資產+長期資產總值-累計折舊與攤銷=流動負債+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無息流動負債+有息流動負債)+(無息長期負債+有息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重新整理得:

(流動資產-無息流動負債)+(長期資產總值-無息長期負債)-累計折舊與攤銷

=有息流動負債+有息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有息債務+股東權益

=總投資資本

=營業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淨值-無息長期負債

 ③總投資與淨投資的關係(注意指的均是增量

營業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淨值-△無息長期負債 =△營業流動資產+(△長期資產總值-△累計折舊與攤銷)-△無息長期負債

=△營業流動資產+資本支出-△累計折舊與攤銷

=△有息債務+△股東權益

=△投資資本

總投資-當年折舊與攤銷

=總投資-△累計折舊與攤銷

=(△營業流動資產+資本支出)-△累計折舊與攤銷

=淨投資

=△有息債務+△股東權益

=△營業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淨值-△無息長期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