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淺見

財務情況說明書是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編寫好財務情況說明書對貫徹新《會計法》突出規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質量的立法宗旨具有重要作用。財務情況說明書是企業(公司)年度、半年度財務報告期內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檔案。它為企業(公司)內部和外部了解、觀察、衡量、考核、評價其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和生產經營狀況提供重要依據。

企業(公司)的財務情況說明書必須按照《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對需要說明的事項,至少應當對以下情況作出真實、完整、清楚的說明,(1)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2)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3)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4)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一、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需對會計報表中各項數據進行分析

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平衡分析法。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平衡原理分析各賬戶間的關係及變化。

2、比較分析法,或叫對比分析法。如分析計畫完成情況,用實際數同計畫數進行比較,來檢查分析計畫的執行情況;如比歷史水平,用本期實際數同上期或歷史最好年份(或正常年份)的數據進行比較,看發展變化情況;又如比先進,用本企業數據指標同本行業中的先進企業進行比較,或用本企業的產品同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數據指標進行比較,以便制訂趕超目標等。

3、因素分析法,或稱連環替代法。先確定計畫與實際或本期與前期的差距諸因素,然後假定一個因素為可變,其餘為不變,依法替換,以測定這些因素變動對數據指標的影響程度。

4、趨勢分析法。將數據指標連續幾年排列在一起進行比較,以測定本期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一般作成統計圖表加以比較,也可採用比較表。

5、比率分析法。用同期會計報表中的相關數據進行比較,求出它們之間的比率。國家規定工業企業財務評價指標,就使用了這種方法。

通過各種分析方法(財務情況說明書一般採用二、三種分析方法,不一定每種方法都使用)可以檢查企業經營計畫或目標的執行情況,評價經營業績,並找出差距,查明原因,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措施,為下一步經營決策作出和制定經營方針目標提供依據。

二、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的要求

一般要作到真實、準確、客觀、簡煉八個字。真實就是說明情況和問題要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誇大,不縮小,不隱瞞或歪曲事實真相,不搞假數據真分析。準確就是說明情況和問題不要模稜兩可,似是而非,使人不知其然。客觀就是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問題,既要報喜,又要報憂。簡煉就是文字要簡潔精煉,篇幅不宜冗長,不要貪多求全,要突出重點。

三、編寫財務情況說明書的方法和步驟

一般說來,小型企業編寫財務說明書相對簡單一些,由主管會計自己執筆就可以,大中型企業業務比較複雜,內部分工較細,可以採取以下方法和步驟:

1、做好資料的收集、積累、整理等到準備工作。

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保證,應從兩方面著手:

(1)數據指標的收集和整理。如計畫數、定額、預算、歷史數據、同行業、同類產品等數據,分析時可信手拈來。

(2)典型事例的調查。對企業重要經濟活動、會議、事件要注意了解掌握,必要時到現場進行實地調查,記錄在案,供編寫說明書時採用。調查到的情況有時可以從會計報表的數據得到證實,會計報表上的數據又可以進一步擴大線索,進一步調查核實。使活情況與死數字結合起來,相互印證。使說明書既有數據又有實例,更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