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輔導:《審計》考試複習指南(11)

一、考場提示

掌握購貨與付款循環的特性。

掌握購貨業務內部控制的特殊內容。

理解應付款實質性測試的審計程式。

二、重點、難點學習

(一)購貨業務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購貨業務與銷貨業務無論在控制目標、關鍵內部是在控制測試與交易實質性測試方面,就原理而言大同小異,因此,只就購貨業務在上述方面的特殊之處進行學習即可。

1、所登記的購貨都已收到商品或接受勞務,並符合購貨方的最大利益;

2、發生的購貨都已記錄;

3、購入的估價正確。

(二)應付賬款實質性測試程式

1、獲取或編制應付賬款明細表,覆核加計正確,並與報表數、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是否相符。

2、選擇相應分析性覆核方法,對應付賬款進行分析性覆核。

3、函證應付賬款

1、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5、檢查應付賬款是否存在借方餘額。

6、結合預付賬款的明細餘額,查明是否有在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兩面同時掛賬的項目;結合其他應付款的明細餘額,查明有無不屬於應付賬款的其他應付款。

7、檢查應付賬款長期掛賬的原因,作出記錄中,注意其是否可能發生呆賬收益。

8、對於用非記賬本位幣結算的應付賬款,檢查其採用的折算匯率是否正確。

9、驗明應付賬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披露是否恰當。

(三)累計折舊的實質性測試程式

1、獲取或編制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分類匯總表,覆核加計正確,並與報表數、總賬數和明細賬合計數核對相符。

2、審查被審計單位制定的折舊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確定其所採用的折舊方法能否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內合理分攤其成本,前後期是否一致。

3、選擇相應方法對累計折舊進行分析性覆核。

4、審查折舊的計提和分配

5、將累計折舊賬戶貸方的本期計提折舊額與相應的成本費用中的折舊費用明細賬戶的借方相比較,以查明所計提折舊金額是否已全部攤入本期產品成本或費用。

6、結合固定資產審計,確定其折舊的計提是否正確無誤,關追查至固定資產登記卡。

7、對於因資產評估調整累計折舊的,取得有關資產評估報告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等的確認檔案,檢查其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8、驗明累計折舊的披露是否恰當。

三、典型例題評析

1、註冊會計師認為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折舊計提不足的跡象是(0.(2000年,單選題)

a.經常發生大額的固定資產清理損失

b.累計折舊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較大

c.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龐大

d.固定資產保險於其賬面價值。

[答案]a

[說明]在固定資產進行清理時,賬面原值與累計折舊間的差額記入固定資產清理損失,如果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折舊計提不足,則可能會經常發生大額的固定資產清理損失。

2、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購貨業務年底截止測試的方法有()。(1998年,復選題)

a.實地觀察與抽查存貨

b.抽查存貨盤點日前後的購貨發票與驗收報告

c.查閱驗收部門的業務記錄

d.了解購貨的保險情況和存貨保護措施

[答案]bc

[說明]實地觀察和抽查存貨、了解購貨的保險情況和存貨保護措施都不是針對年底截止測試的方法。

3、註冊會計師對受留置許可權制的固定資產所有權的調查,通常審核被審計單位的有關負債項目即可證實所有權的歸屬。()(1998年,判斷題)

[答案]錯

[說明]最主要的應是驗證有關的證件。

4、2001年1月,註冊會計師審查了某企業上年12月基本生產車間設備計提折舊情況,在審閱固定資產明細賬和製造費用明細賬時,發現如下記錄:

(1)11月末該車間設備計提折舊額為12000元,年折舊率為6%;

(2)11月份購入設備--台,原值20000元,已安裝完工交付使用;

(3)11月份將原來未使用的一台設備投入車間使用,原值10000元;

(4)11月份交外單位大修設備--台,原值50000元;

(5)11月份進行技術改造設備一台,當月交付費用,該設備原值為200000元,技改支出50000元,變價收入20000元;

(6)12月份該車間設備計提折舊21000元。

要求:

假定企業2000年11月末計提折舊數正確,驗證該企業當年12月份計提折舊數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做審計調整分錄。

[答案]

該企業2000年12月份

=12000+[20000+10000+(200000+50000-20000)]×6%/12

應計提折舊額=13300(元)

多提折舊額=21000-13300=7700(元)

調賬分錄為:

借:累計折舊7700

貸:製造費用7700

[解析]依據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範圍。

四、思考與練習

1、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固定資產採用分析性覆核程式,註冊會計師分析常用的比率和趨勢可發現的問題錯誤有哪些?

2、試分析應收賬款函證同應付賬款函證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