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考試稅收相關法律筆記第一章第二節

第二節行政法律關係
行政法律關係是指由行政法調整形成的權利義務關係。
有三個含義:(p6最後一段我有些沒看明白)行政權利義務關係主要有兩類法律關係,即行政法律關係和監督行政法律關係。
一、行政法律關係
(一)行政法律關係的概念及特徵
行政法律關係,是指由行政法調整的在行政主體行使職權時與相對方形成的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與義務關係。
行政法律關係的特徵:一是行政法律關係當事人一方必須是行政主體;二是行政法律關係具有非對等性,即行政法律關係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對等;三是行政法律關係的內容一般是法定的,即行政法律關係當事人通常不能相互約定權利義務,不能自由選擇權利和義務,必須依據法律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四是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五是大多數的行政法律關係爭議由行政機關和行政裁判機構依行政程式或準司法程式解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可通過法院適用司法程式解決。(孟老師提示第一和第四個特徵重點理解)
(二)、行政法律關係要素(重點)
1、行政法律關係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
2、行政法律關係客體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
3、行政法律關係內容指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係中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
(1)、行政主體的權力義務即它的職權和職責,職權主要有:行政立法權、行政司法權、行政決定權、行政命令權、行政制裁權、行政強制權等。職責主要有:正確適用法律、依法行使職權、遵守法定程式等。
(2)、行政相對人的權利有:行政參與權、行政受益權、行政保護權。義務有:遵守行政法規,服從行政管理,執行行政決定等。
(三)、行政法關係的分類
1、 內部與外部
2、 行政實體法律關係與行政程式法律關係。
二、 監督行政法律關係
(一) 監督行政法律關係的概念及特徵。
(二) 監督行政法律關係與行政法律關係的異同(重點是區別)
區別在於:
1、在行政法律關係中,行政主體處於主導地位,地監督行政法律關係中,監督主體處於主導地位,行政主體處於受監督地位。
2、行政法律關係中,相對而言於行政主體的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而在監督行政法律關係中,相對於行政主體的另一方是監督主體。
3、 監督行政法律關係的客體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在行政法律關係的客體是物質利益或精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