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資格考試筆記4

第一部分房地產估價原則:
一、 合法原則:必須以估價對象的合法使用、合法交易或合法處分為前提進行。
1、 產權合法。估價時必須確認估價對象具有合法的產權。在無法確認估價對象產權的合法性的情況下,必須在估價報告中說明估價過程和結論是在假定估價對象具有合法產權的情況下才是有效的
2、用途合法。應以城市規劃、土地用途管制等為依據。如果城市規劃規定了某宗土地的用途、建築高度、容積率、建築密度等,那么,對該宗地進行估價就必須以其使用符合這些規定為前提。如果城市規劃規定了該宗土地為居住用途,即使從其坐落位置、周圍環境等來看,適合用作商業用地,但也必須以居住用途為前提來估價;除非申請變更為商業用途,而且能夠獲得批准。
3、合法交易或合法處分。處分方式包括買賣、租賃、典當、抵債、贈與等。如抵押:①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房地產,就不能以抵押為估價目的的估價對象,或者說這類房地產沒有抵押價值。②設定房地產抵押權的土地使用權是以劃撥方式取得的,依法拍賣房地產後,應當從拍賣所得價款中繳納相當於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後,抵押權方可優先受償。③財產抵押後,該財產的價值大於所擔保債權的餘額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餘額部分。
4、其他方面,如評估出的價格必須符合國家的價格政策。如,評估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房地產,應遵循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 
二、 最高最佳使用原則:指法律上許可,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可行,價值最大化。包括最佳用途、最佳規模、最佳集約度。
1、 法律上許可。對於每一種潛在的使用方式,首先檢查其是否為法律所允許。
2、技術上可能。對於每一種潛在的使用方式,要檢查其它在技術上是否能夠實現,包括建築材料性能、施工技術手段等。
3、經濟上可行。經濟可行性檢驗的一般做法是:針對每一種使用方式,首先估計其未來收入和支出流量,然後將此未來的收入和支出流量用現值表示,再將兩者進行比較。只有收入現值大於支出現值的使用方式才具有經濟上可行性。
4、價值最大化。①收益遞增遞減原理。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最佳集約度和最佳規模。②均衡原理。以房地產內部各構成要素的組合是否均衡,來判定是否為最高最佳使用。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最佳集約度和最佳規模。以建築物和土地組合來講,建築物與土地比較,如果過大或過小,或者檔次過高或過低,則建築物與土地的組合不是均衡狀態,該房地產的效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從而降低該房地產的價值。③適合原理。是以房地產與其外部環境是否協調來判定是否為最高最佳使用。
最高最佳使用原理要求評估價值應是在合法使用方式下,各種可能的使用方式中,能夠獲得最大收益的使用方式的估價結果。如:某宗房地產,城市規劃規定既可用作商業用途,也可用作居住用途,如果用途商業用途能夠取得最大收益,則估價應以商業用途為前提;反之,應以居住用途或者商業與居住混合用途為前提。但當估價對象已作了某種使用,則估價時應根據最高最佳使用原則對估價前提做下列之一的判斷和選擇,並在估價報告中予以說明:
1、 保持現狀前提。現有建築物應予以保留的條件是:現狀房地產的價值大於新建房地產的價值減去拆除現有建築物的費用及建造新建築物的費用之後的餘額。
2、裝修改造前提。認為裝修改造但不轉換用途再予以使用最為有利時,應以裝修改造但不轉換用途再予以使用為前提進行估價。其條件是:預計裝修改造後房地產價值的增加大於裝修改造費用。
3、轉換用途前提。其條件是:預計轉換用途所帶來的房地產價值的增加額大於轉換用途所需的費用。
4、重新利用前提。認為拆除現有建築物再予以利用最為有利時,應以拆除現有建築後再予以利用為前提進行估價。
5、上述情形的某種組合。
三、 替代原則:要求房地產估價結果不得明顯偏離類似房地產在同等條件下的正常價格。
類似房地產是指與估價對象處在同一供求範圍內,並在用途、規模、檔次、建築結構等方面與估價對象相同或相近的房地產。估價時要考慮相近效用的房地產的價格牽掣。
四、 估價時點原則:要求房地產估價結果應是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時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
1、 估價時點在過去的情形。多出現在房地產糾紛案件中,特別是對估價結果有爭議而引發的覆核估價。
2、估價時點為現在,估價對象為歷史狀況下的情形。多出現於房地產損害賠償案件中。
3、估價時點為現在,估價對象為現時狀況下的情形。最常見、最大量的,包括在建工程估價。
4、估價時點為現在,估價對象為未來狀況下的情形。如預售或預購價格。
5、估價時點為未來的情形。多出現於房地產市場預測、為房地產投資分析提供價值依據的情況中,特別是預估房地產在未來建成後的價值。假設開發法中常用。
五、 公平原則:要求估價人員必須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換位思考。買者不枉花一分錢,賣者不少得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