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課件與作業(13)

內容提要
第八章土地法制與監察
第一節土地法與土地法律關係
第二節土地法律責任
重點難點
土地法的概念及特徵
土地法的層次
各種違法行為的土地法律責任
內容講解

第八章土地法制與監察
第一節土地法與土地法律關係
一、 土地法
 土地法的概念及特徵 
1.土地法的概念
土地法是調整以土地為客體而形成的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具體說,土地法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由國家強制實施,以民法或行政法調整因確認土地所有權、取得或轉讓土地使用權及其它與土地相關的他項權利,及因開發利用土地、規劃管理土地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
土地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土地法,僅指以土地法命名的法律規範。廣義的土地法,不僅包括以土地法命名的法律規範,而且包括其它以調整土地關係為內容的法律規範。我們通常所說的土地法一般是指廣義的土地法。
2.土地法的特徵
(1)土地法既包括財產法規範,又包括行政法規範。
(2)土地法既包括實體法規範,又包括程式法規範。
(3)土地法既包括強制性規範,又包括任意性規範。
例題:土地法的特徵包括:
a. 土地法既包括財產法規範,又包括行政法規範。
b. 土地法既包括實體法規範,又包括程式法規範。
c. 土地法既包括強制性規範,又包括任意性規範。
d. 土地法包括強制性規範,不包括任意性規範。
答案:a.b.c.
 (二)土地法的調整對象及調整方法
土地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國家重要的法律之一。這不僅是由於土地法調整特定的社會關係,而且由於土地立法原則、調整方法及其內容和體系,都是取決於土地法所調整的社會關係的性質和內容。
1。土地法的調整對象
可以歸結為三種類型:一是調整人與土地的關係,是以符合生態規律為前提,旨在維護長遠、完善的生態系統;二是以國家為主體,直接行使土地管理權的社會關係,是以國民經濟綜合體為其核心,旨在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土地資源和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三是不以國家為主體,間接參與土地管理的社會關係,是以土地的商品屬性為基礎,旨在發揮土地的資本功能,以促進土地生產力的發展。國家通過行政管理間接地參與這類土地關係。土地法所調整的社會關係主要是民事法律關係和行政法律關係。
例題:判斷土地法所調整的社會關係主要是民事法律關係和行政法律關係。(r)
2.土地法的調整方法
土地法的調整方法取決於土地法的調整對象。
(1)民事調整方法。所謂民事調整方法是指在調整土地財產法律關係時適用的平等、自願、等價、有償的法律調整手段。
(2)行政調整方法。所謂行政調整方法是指在調整土地行政法律關係時適用的管理、監督的法律調整手段。這類調整方法表現為:
①在土地行政法律關係中,土地行政管理機關有權依法對被管理者進行監督和約束,被管理者不得拒絕接受。
②土地行政管理機關有權根據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命令或指令被管理者從事某些行為或限制某些行為,被管理者必須服從。
③土地行政管理機關依照行政職權要求被管理者從事某些行為時,不必付任何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