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常識:購物券消費是否應該索取發票

山東省鄆城縣一消費者向國稅局反映,他用單位上發放的購物券在某超市消費時,讓售貨員開具發票,營業員卻以單位在統一購買購物券時已經索取了發票,個人消費時再開具發票是重複開票為由,拒絕了開具發票,諮詢他主張的權利是否符合規定?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增值稅的納稅義務時間是:(一)採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款的憑據,並把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四)採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貴單位購買的購物券是超市預收貨款方式,它不同於直接收款方式結算的“提貨單”,直接收款方式結算的“提貨單”它明確標明所購貨物的名稱、數量、單價、金額。而該單位發放的購物券只標明固定的金額,沒有標明所購貨物的名稱、數量、單價,它可以購買超市中的任何商品,而且提貨時間可以是一個月、二個月,除非契約約定一般不會過期。由此可以看出,該單位發放的購物券只能算是超市一個預收貨款的契約,不能作為直接收款方式結算的“提貨單”。

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第二十一條規定:“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取得發票時,不得要求變更品名和金額。”而超市銷售出購物券,在預收到銷售貨款時,具體銷售物品的種類尚未明確,具體銷售行為並未發生,也就是說當時沒有發生經營業務。

第三、綜上所述,超市有不妥的的地方,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第二十條規定,屬於未按規定開具發票的違法行為,稅務機關可根據《發票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非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另外,超市對於用購物券消費的消費者不給開具發票,假如所購商品有質量問題想要退換,超市如果不給予退還,到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提起刑事訴訟,則就沒有了法定憑據,同樣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該消費者主張的權利符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