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稅務師考試綜合指導:國際貨幣體系

 各國政府為適應國際貿易與國際結算的需要,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等所作的安排或確定的原則以及為此而建立的組織形式等的總稱。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容包括:(1)各國貨幣比價的確定。包括匯率確定的原則、波動的界限、調整的幅度等。(2)各國貨幣的兌換性與對國際支付所採取的措施。如本國貨幣能否對外兌換以及是否限制對外支付等。(3)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以及儲備資產供應的方式等。(4)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包括逆差國與順差國承擔的責任。(5)國際金融事務的協調、磋商和有關的管理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實行金本位制。當時,黃金國際間的支付原則、結算制度與運動規律都是統一的,從而形成了國際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是金塊本位與金匯兌本位制,這個時期的貨幣制度同樣具有國際金本位制的特點;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世界經濟危機期間,各種金本位制均告崩潰,統一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復存在。二戰後,建立起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亦稱黃金美元本位制或國際金匯兌本位制。目前,各國正要求進一步改進國際貨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