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習題

答案
4.2.4.4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

一、單項選擇題
1.施工工地上常會產生許多建築垃圾,對這些固體廢物處理的最終技術是()。
a.焚燒技術b.回收利用
c.填埋d.減量化處理
2.不屬於建築業常見的重要環境因素是()。來源:
a.塗料氣味的揮發b.焊渣的廢棄
c.汽車尾氣的排放d.光的輻射
二、多項選擇題
1.噪聲按來源可分為()。 來源:
a.工業噪聲b.機械噪聲
c.建築施工噪聲d.社會生活噪聲
e.交通噪聲
2.我國環境管理的“三同時”制度是指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 )的制度。
a.同時立項b.同時可研
c.同時設計d.同時施工
e.同時投產使用
三、案例題
[案例1]
某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中一幢寫字樓建築面積64600.2m2,框架—剪力牆結構箱形基礎。地下防水和衛浴防水採用聚氨酯塗膜防水。聚氨酯底膠的配製採用甲料:乙料:二甲苯=1:1.5:2的比例配合攪拌均勻後進行塗布施工。地下防水施工完畢,操作工人甲見稀釋劑二甲苯雖有剩餘但並不多,覺得沒有必要再退回給倉庫保管員,於是就隨手將剩餘不多的二甲苯倒在了基坑坡頂上。
問題:
(1)操作工人甲的這種行為正確嗎?為什麼?
(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規定,流域開發、開發區建設、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區改建等區域性開發,編制建設規劃時,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包括哪些?
(3)環境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對有關人員的培訓應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
[案例2]
某市一大型住宅項目位於三環路以內,一期工程建築面積20萬m2,框架—剪力牆結構樁箱複合基礎。為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施工方案中決定在施工現場設定混凝土集中攪拌站。由於工期緊迫,混凝土需要量大,施工單位實行“三班倒”連續進行混凝土的攪拌生產。附近居民對此意見極大,紛紛到有關管理單位反映此事,有關部門也做出了罰款等相應的處理決定。
問題:
(1)何謂噪聲?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噪聲,按其來源分為哪幾種?
(2)噪聲污染會產生哪些危害?
(3)施工現場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控制噪聲的影響?

[案例3]
2002年8月12日,某市河北區一食品廠在維修廠內沉澱池和調節池之間的排污管道施工時,由於池內有害氣體嚴重超標,致使1名工人在池內作業時中毒窒息。另外2名職工因缺乏安全知識,在未採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相繼進入池內救人,亦先後中毒致死。經事故調查,該廠排水處理設施由於沉澱池與調節池之間的排污管線堵塞,造成排污管線不暢。該單位制定了開挖法清污施工方案,但施工人員未按方案施工,而是擅自從調節池的出氣孔處下至沉澱池內進行排污。由於該池內三甲胺有害氣體超過衛生標準的2000多倍,造成下池排污人員深度麻醉跌至池底中。在搶救時,2名職工未採取安全措施,冒然進入池內亦中毒致死。
問題:
(1)請簡要分析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
(2)編制環境管理體系檔案有什麼重要意義?
(3)環境方針是一個組織制定環境管理目標與指標的依據和出發點。環境方針的制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案例4]
某一集酒店、辦公、公寓、餐飲、娛樂、購物為一體的5a智慧型化綜合建築群位於城市繁華鬧市區,總占地面積12790m2,建築面積15.3萬m2,工程結構為全現澆框架—剪力牆結構,局部為鋼結構,由地下室、酒店、寫字樓、公寓和裙房五部分組成。該項目土方施工階段正值春季。該市春季經常有4級以上的大風,偶爾還有沙塵暴發生。為此承包商採取了積極的措施,如灑水降塵、覆蓋坡面等,儘量減少對附近居民的不良影響。但是,由於該項目規模龐大,土方施工期較長,仍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揚塵現象,招致附近居民怨聲不斷。
問題:
(1)這是建設項目施工中對環境造成的常見的不良影響之一。建築業常見的重要環境因素有哪些?
(2)環境管理方案的作用是什麼?其內容包括哪些?
(3)施工現場空氣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來源:
[案例5]
某商廈建築面積37800m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上6層,地下2層,由市建築設計院設計,江漢區建築工程公司施工。在清運建築垃圾時,施工單位心存僥倖心理,認為晚上清運垃圾,沿途人員活動較白天少,不會對周圍居民產生多大影響,便沒有採取遮蓋措施,結果造成渣土一路有少量遺撒現象發生。經市民舉報受到有關部門罰款處理。後經整改,採用密閉車輛運輸建築垃圾,未再發生此類投訴事件。
問題:
(1)施工工地上常見的固體廢物有哪些?主要處理方法是什麼?
(2)企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步驟是什麼?
(3)文明施工在對現場周圍環境和居民服務方面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