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黃島油庫特大火災爆炸事故

【事故經過】:
1989年8月12日.中國石油總公司勝利輸油公司黃島油庫發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大火燃燒了104個小時才完全撲滅,燒掉原油36000噸,燒毀油罐5座,死亡19人(其中包括10餘名消防隊員),直接經濟損失3540萬元。

【事故原因】:
經事故調查確認此次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於非金屬油罐(半地下混凝土油罐)本身存在缺陷,遭受對地雷擊,產生的感應火花引燃罐內的油氣所致。
進一步分析深層次事故原因如下:
(1)黃島油庫庫區建設忽視消防安全要求,儲油規模過大,生產布局不合理。不到1.5km2的面積,儲油規模達76萬立方米,形成油庫區相連,罐群密集的布局。而且部分油罐建在半山坡,輸油生產區建在山腳下。一旦油罐起火爆炸,首先殃及生產區。構成重大事故隱患。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該油庫4#、5#混凝土油罐建於1973年。當時我國缺乏鋼材,是在戰備思想指導下,邊設計、邊施工、邊投產的產物。一方面,這種油罐在結構上存在著固有缺陷。另一方面油罐建設因陋就簡,忽視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設計,安全係數低,極易遭受雷擊。1985年7月40油罐即遭到雷擊起火。後雖採取了避雷措施,但仍不符合安全要求。
(3)消防設計錯誤,設施落後,力量不足.管理不嚴。這次事故發生時,消防隊員及時趕到現場,但裝設在油罐頂上的消防設施由於平時沒有檢查維護而不能使用,貽誤戰機。
(4) 油庫安全生產管理存在漏洞。自1975年以來,該庫已經發生雷擊、跑油、著火事故多起,都未引起重視;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下發的《石油與天然氣鑽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規定》,直到事故發生時還壓在黃島油庫上級主管單位勝利輸油公司安全科處,對職工要求不嚴格,勞動紀律鬆弛,違紀現象對有發生……,這些也都構成事故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