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在風險、控制和治理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31

  501、政策及程式給管理層和員工提供了行動指南。某跨國公司的內部審計師打算對一項高級管理職能開展業務審查。在這個管理層次上審計師是否應當期望找到相關的政策和程式?
 a、是,所有的政策及程式均由高級管理層制定。
 b、否,高級管理層只為下級人員制定政策及程式。
 c、是,政策及程式適用於組織的所有等級。
 d、否,只有中層管理人員及其下級制定、使用政策和程式。
答案:c
解題思路:a、不正確。見答案c
 b、不正確。見答案c
 c、正確。為了保證實現組織的各種各樣的目標,組織中各個管理層次的活動都必須服從於組織所建立的政策、標準和程式(內部控制)。這些政策、標準和程式通常由組織的各個管理層次共同或分別制定,但一經制定執行就貫穿於組織(或組織內單元)管理的全過程,適用於組織(或組織內單元)的各個管理層次或等級。
 d、不正確。見答案c
 
 582、內部審計師必須了解不同組織的優缺點。下列哪項組織具有大量重複職能?
 a、簡單型組織結構;
 b、分部型組織結構;
 c、機械型組織結構;
 d、專家官僚型組織結構。
答案:b
解題思路:a、不正確。簡單型組織結構是指一種低複雜性、低正規化和職權集中在一個人手中的組織結構。它適用於小型企業。這種小規模簡單化的組織通常不會重複使用資源,以免造成低效率。
 b、正確。分部型組織結構,其特點是建立自我包容的單位,其分部擁有較大的自治權。與集權化的組織結構相比較,這種組織結構具有職能重複配置的問題。
 c、不正確。機械型組織結構,是一種高度複雜、正規和集權的組織結構。該種組織結構中集權的趨勢使職能重複減少到最低程度。
 d、不正確。專家官僚型組織結構,是一種高度複雜化、低正規化的組織結構,並且專家是組織中必不可少的。該種組織結構集權的趨勢使職能重複減少到最低程度。
 
 503、組織結構與生產技術之間的關係揭示,在使用大規模生產技術的組織中,最好的組織結構是:
 a、有機式,強調寬鬆的控制和靈活性。
 b、矩陣式,員工既向產品經理報告,也向職能經理報告。
 c、機械式,高度正規化,強調嚴格的控制。
 d、綜合性,強調部門之間的合作。
答案:c
解題思路:a、不正確。見答案c
 b、不正確。見答案c
 c、正確。組織結構與生產技術之間的關係:技術越常規,結構越標準化,技術越是非常規,結構就越會是有機式的(控制和協調方法因技術類型而異)。大量、大規模生產更適合於機械式,單件生產和連續生產採用有機式更為有效。
 d、不正確。見答案c
 
 504、內部審計經理有一支小型員工隊伍,但每名員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動力,而且都可以說是“事業有成的人”。審計經理得到一份難度特大的審計任務。即使對於事業很成功的人,由一個人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完成此項工作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審計經理應該選擇的最佳途徑是
 a、派一個人負責此工作,因為面對高風險,事業很成功的人會表現更出色。
 b、兩個人負責此工作,以減少失敗風險。
 c、派整支隊伍負責此工作,以保證失敗風險較低。
 d、要求公司管理人員取消此項工作。
答案:b
解題思路:a、不正確。根據題意,該選項很難保證按時按質的完成任務。
 b、正確。從項目控制的角度看,要按時按質的完成項目,同時又要兼顧成本控制,b項是最佳選擇。
 c、不正確。內部審計師同樣是一項稀缺資源,不可能派整個隊伍負責同一項工作(成本太高),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證把失敗的風險降到較低水平。
 d、不正確。作為組織中的一個審計部門,是不能要求公司管理層取消所分派的審計工作的。
 
 505、若公司能注重下列何種事項,則其可更經濟地達到質量標準?
 a、鑑定成本
 b、預防成本
 c、內部失敗成本
 d、外部失敗成本
答案:b
解題思路:a、不正確。鑑定成本指那些為檢查不合格的產品而發生的成本,但此時產品已經生產。
 b、正確。預防成本指所有為預防不合格產品而發生的成本費用。其發生在產品產出之前,因此,比a、c、d能更經濟的達到質量標準。
 c、不正確。內部失敗成本是指產品交付用戶之前、因未達到質量要求所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或損失。
 d、不正確。外部失敗成本是指產品交付用戶之後、因未達到質量要求所發生的各種成本費用或損失。
 
 506、某組織決定重新修改許多主要的工藝程式,下面列出的員工抵制這種變化的各種理由中最不可能的是:
 a、失業的威脅。 
 b、必須參加培訓班。
 c、現存工作組的分裂。
 d、新的工藝程式沒有事先討論而由上層管理人員強加給員工。
答案:b
解題思路:a、不正確。任何人都不會反對能夠帶來利益的變革,但在組織的變革過程中,總是存在著對變革的阻力,因為變革會帶來不確定性(變革會使已知的東西變成模糊不清和不確定,這會使人產生風險感並可能懷有敵意)、個人得失(變革會使人擔心失去既得利益)等問題。因此,失業的威脅、現存工作組的分裂、新的工藝程式沒有事先討論而由上層管理人員強加給員工、擔心工作關係會發生變化等等都是變革阻力的常見表現形式。
 b、正確。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參加培訓班會使員工了解變革的理由、增強員工適應變革的能力等,會有效的降低對變革的阻力。所以,b選項最不可能成為抵制變革的理由。
 c、不正確。見a。
 d、不正確。見a。
 
 507、一個大型企業正考慮實施重大的組織變革。下列哪組人員將不對實施該變革承擔責任:
 a、企業的員工;
 b、最高管理層;
 c、普通股股東;
 d、外部顧問。
答案:c
解題思路:a、不正確。企業員工是組織變革的實施者之一。
 b、不正確。最高管理層是組織變革的實施者之一。
 c、正確。普通股股東不參與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不實施組織變革,也不承擔實施變革責任。
 d、不正確。外部顧問常常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