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不等於藝術創新

中國原創舞劇,越做越豪華了。
  近日,一位民營舞蹈公司經營者,在赴外地看了一台原創新舞劇之後驚呼:“表現河流,怎么把真的水池搬上舞台來了。海內外有幾座劇院有條件能讓真水上台?花這么大的投資,又不能走出去賺錢,多浪費呀!”

如今舞台上比拼的,還不光是布景。有兩部大型舞劇為表現飛鳥,不惜錢財,製作出巨大無比的羽毛和身架模型,全劇中,它們僅亮相幾分鐘。還有一部舞劇推出大規模群舞,把近百號演員堆到台上。個別舞劇為追求奇光異彩,動輒進口上百萬元的燈具,營造出的卻是歌舞晚會似的效果……

對於中國舞劇領域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奢華風,有識之士不能按捺了。老一輩名編導舒巧認為,舞蹈創作應著眼於打造具有長期效應的品牌。現在為了浮表的“好看”,編導恨不得把所有的新花樣都拿到舞台上去,卻沒有想過為什麼要用、該不該用。做舞劇就應該主要靠舞蹈來說話。表達內涵和性格,舞不夠、景來湊,說明了編導硬功夫不行。我們應該把具有傳統文化神韻的東西帶給世界;否則,只搞幾榔頭的短期行為,長久下去,即使炒作花樣翻新,觀眾也不會認你了。

  北京戰友歌舞團編導趙明表示,如果只能藉助舞蹈藝術之外的種種玩意兒來吸引觀眾,商業炒作取代了對舞蹈藝術的冷靜思考,那將是中國舞劇的悲哀。民族藝術的國際化不是雜戲化。現在,不少編導都向觀眾展示“跨越多種藝術”的能力,但也正是太多與舞蹈無關的“行為藝術”介入,舞蹈的分量被大大削弱。

評論家江東說,中國舞蹈創作總量可以說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數量不等於質量,技術創新未必能導致藝術創新。中國舞蹈界應該提倡“艱苦奮鬥”,反對“鋪張浪費”。北京一位資深舞蹈記者反映,前兩年三五百萬排得起來的戲,現在動輒要800萬,甚至1000萬。這裡面,不排除有一定“泡沫”成分。這樣大的投資要收回,得多少年?五六年前打造的原創舞劇,到現在,只有《野斑馬》《大夢敦煌》等屈指可數的幾部開始賺錢。包裝浮華,作品內涵和人物塑造卻簡單化,舞劇風格雷同,有的老百姓甚至認為“舞蹈就是歌星身後作陪襯的那些人”。

專家提出,在當前社會轉型期,舞界人士確實面臨著比過去幾十年更大的壓力,意識到觀眾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要求在變化。但舞劇向著豪華方向奔,不是出路。中國舞台劇有“寫意”

  “留白”“以一當百”“以虛寫實”的優勢,細膩刻畫人物性格的優勢,不能說扔就扔。舞台新技術、聲光道具的套用,本該圍繞舞劇的題旨表達和人物命運的交待來運用,不能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