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舞蹈市場(馮京三)

說起舞蹈市場,人們一般都會想到劇院、舞台,並把它們當成舞蹈市場的主體。而實際上,劇院、舞台僅僅是舞蹈市場的一部分,而且是舞蹈市場的一小部分;舞蹈市場的大部分是在人民民眾的文化活動中,換句話說就是:人民民眾的舞蹈文化活動才是中國舞蹈市場的主體。
理清楚這個舞蹈市場的概念,不是為了錢的問題,而是為了中國舞蹈文化健康發展的問題。
  當為數眾多的舞蹈院校的學生,在為“出路”犯愁的時候,他們的眼光都只看到劇院、舞台那個小市場,而沒有看到人民民眾舞蹈文化活動這個大市場,他們不得不犯愁。中國目前是舞蹈院校越辦越多,劇院和舞蹈藝術團卻因為難以維持的原因,而越來越少。學校里教學生的又是面向劇院、舞台的東西,沒有看到,也不適應人民民眾舞蹈文化活動的這個市場主體,學生們畢業了,卻沒有“用舞之地”,學生們怎能不為出路犯愁?
曾聽一位舞蹈團的舞蹈演員抱怨:“舞蹈是越來越不景氣,我們搞專業舞蹈的,現在只有給唱歌的伴舞的份”。我很同情她,但我認為,她的問題要害,還是在舞蹈市場概念上。創作什麼舞蹈?舞蹈面向誰?這裡面都有舞蹈市場的概念問題。看不到人民民眾舞蹈文化活動這個大市場,舞蹈的路,就會越走越窄。很多舞蹈藝術團經營不景氣,問題也是出在這裡。與此相反,面向人民民眾舞蹈文化大市場的舞蹈,卻是蓬勃興旺。楊麗萍主持的《雲南映象》就是一個極有說服力的例子。不是專業舞蹈演員的老鄉們成為舞台上踏踏實實的主角,而不是給別人伴舞,這個事實雄辯地證明了:人民民眾的舞蹈文化活動才是中國舞蹈市場的真正主體;人民民眾的舞蹈文化活動才是中國舞蹈文化健康發展的基石。
中國有近十三億人口;中國也有豐富的舞蹈文化遺產、資源和能歌善舞的傳統;改革開放以來,逐步走向小康生活的中國人民,對舞蹈文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中國的舞蹈市場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舞蹈市場,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舞蹈市場。很多外國人,外國舞都到中國來爭奪中國舞蹈市場這塊蛋糕,我們中國的舞蹈學生,舞蹈專業演員卻在為出路,為前途犯愁!這個偏差就太大了。理清楚概念,轉變觀念,面向人民民眾的舞蹈文化活動,我相信,我們的舞蹈學子,舞蹈演員都能舞出自己人生的輝煌;並促進中國舞蹈文化發展產生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躍。
註:看了《舞蹈演員就業問題探討》帖子,想得很多,覺得這個問題的牽涉面比較多,分篇來談談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