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孩子也應講究木桶原理

  這些日子晚上沒事兒我就給四歲半的閨女“充充電”,數學、語文什麼的。如果讓四歲半的閨女學會國小一年級的知識,那么在有人誇獎“這孩子簡直是天才”時,我不是就輕而易舉地成了“天才她媽”了嘛,嘿!

先從數學講起。幼稚園老師說按照規定和教程,對5歲以內的孩子還不讓講超過5的加減法。我狂暈啊,那孩子上國小後能跟得上嗎?如果人家的孩子都在學,那我的孩子不就是在停滯不前甚至在退步嗎?不行,我必須得擔當起孩子“家庭教師”的責任。

起步要高一些,要求要嚴一些!我們開始學10以內的加減法!講解、畫圖、掰手指……所有招數全部用上。後來我發現,只要有算不上來的題,就拿俺家閨女最喜歡做的事兒———吃糖來打比方,那問題肯定就能迎刃而解了。比方說我如果直接問3+2等於幾啊?那閨女可能會被問蒙,但是如果我換個說法問:“你有2塊兒糖,媽媽再給你3塊兒糖,那你有幾塊兒糖了啊?”

“5塊兒!”閨女立馬破口而出。———看來閨女果真是對“吃”更感興趣一些。

後來,經過我的“諄諄教誨”,甭管是拿糖說事,還是掰手指頭,反正這些招數全部結合起來後,簡單的加減法閨女倒是都能掰扯出來了。———當然,為了不讓俺家的淑女丫頭脫襪子掰腳趾,我還沒有教她超過10以外的加減法呢。

之後我又按照一本練習冊上的題給女兒講大於號、小於號和等於號的讀法以及使用方法,在我這個“名師”的指點下,俺家的“高徒”閨女似乎還學得挺明白,於是我決定出題考考她。題目主要是在兩個15以內的阿拉伯數字中間填上相應的大於號、小於號或者等於號。一會兒的工夫,閨女就全部做完了,我一檢查,竟然20多道題全部做對!

“閨女,真是‘天才’啊你?!你太有才了!嗯哪!”我摟過閨女抱著她的腦門兒就開始嗞兒吧嗞兒吧地開親!

閨女見勢也有點飄飄然了,跟立了大功似的對我說:“媽,給我切橙子去!”

嘿嘿,這丫頭,還支使起她老媽來了!還了得啊?!

學完了數學學語文,教她在認字的基礎上學習寫字。前兩天學的是“左”字和“右”字。當天學的還好,挺明白的,屢問屢對。可第二天再問就不是這么回事兒了。

學習次日我再指著“左”字問這個念啥啊?

“右”!

“那這個呢?”我又指著“右”字問。

“左!”

“胡說!再仔細看看!”我又指著“左”字問。

“左!”

“那這個呢?”

“右”。閨女肯定想,反正不是左就是右,還能出啥圈兒啊,老媽真夠笨的!

“又瞎說!再看看!”我厲聲呵斥閨女,其實她這次是猜對了的,但我是看她不摸規律地胡亂猜,所以故意讓她禁不住我這個“老師”的問。閨女一看,兩種情況都猜都沒有一個對的,竟然“哇”地大哭起來!我又趕緊摟過來哄啊勸啊的,當媽也真是不容易啊。

光學習也不行,還要“文武結合”。想起去年夏天帶著閨女遛彎兒時,看到望京體育公園裡一群孩子都跟著教練在廣場上學習輪滑,他們或俯首屈膝,或背手彎腰,煞有介事呢!我當即就心血來潮地給女兒報名參加了輪滑學習班———衝動消費好像也是女人的天性,不足為過。俗話又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是我又毫不吝嗇地花掉幾百大元給閨女買了專門學習輪滑的“裝備”。可是這輪滑卻沒學幾天就被一種惰性驅使給擱淺下了,像以前給她報的英語班和美術班一樣地半途而廢了。

為啥學習和學輪滑都沒如我所願地學出點“樣子”來呢?真讓我這個丫頭媽鬱悶啊。

前途總是光明的,心裡的疙瘩也總會有豁然開朗的那一天。這不,前兩天無意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兩會”快評,提到了對於農村低保的“木桶原理”。

何為“木桶原理”?即,決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長的那塊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板。我大受啟發!“木桶原理”里中“最短的那塊板”不就是“最薄弱的環節”嘛。那,對於教育孩子的問題,我們是否也該遵循這個“木桶原理”?看來,我必須要抓住女兒瑤瑤學習中“最短的那塊板”了,比如方法,比如規律,比如持之以恆的精神等等,不抓住這些最薄弱的環節,那我還怎么能當上“天才她媽”啊,真是的了,幸好我明白的還比較早,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