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大學生應聘搓澡工是否屬於“大炮打蚊子”?

北京市某洗浴中心招聘搓澡工、捏腳工等職位,其中搓澡工工時補助每小時58元,而總經理助理補助每小時1元,應聘者必須是大專以上學歷。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已經收到5000多名大學生的應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000名大學生應聘搓澡工職位。(4月16日《北京晨報》)

  [贊成]

邁出一步總比原地轉圈好

搓澡工、捏腳工、服務員不過是暫定的目標,滿意還是失望等價值感方面的爭議,都沒有找到工作重要。現實地看,邁出一步總比原地轉圈好,而大學生們沒有抱怨客觀的就業“資源”,沒有好高騖遠,善於改變自己,也是比較務實的。

大學生就業好像站在一個不平穩的板凳上,他們尋找適合的平衡,而不是往下看、讓情緒下跌,感到哀傷和絕望。可以說,大學生面對就業的壓力,做出了積極樂觀的自我調適與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生應聘搓澡工不是壞事。王理(黑龍江哈爾濱醫生)

體現了市場和價值理性

從市場理性來看,一方面大學畢業應該當幹部、當白領的時代結束了。事實上,國外的不少低層次崗位,都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從業者。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一些“低門檻”行業,正在走出小門戶、小作坊式的經營。行業發展的領先者,無一例外都是由高素質者承擔的。

從價值理性來看,可以暫時不管什麼職業規劃,選擇一個門檻較低的職業先幹起來。即使不想繼續幹下去,也能在實幹中發現更多的機會。馬龍生(北京市民)

  [反對]

能用大炮打蚊乎?

就像大學生紛紛報考公務員未必完全是“官本位作祟”一樣,大學生如此“看重”搓澡業也不是什麼“不挑剔”、“更理性”,而是現實擠壓下的無奈選擇。

大學生不是一般的職業工人,而是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素質較高人才,在國家和家庭為之付出巨大資金培養出來後,就是要將其用到“刀刃”上,而不能倡導“用大炮打蚊子”、“用牛刀殺雞”。孫正龍(江蘇宿遷媒體從業者)

大學生搓澡是一種可怕的誤導

訊息一出,網評如潮。不少人表示,一定要冷靜、理性看待,人家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說這種觀點缺乏最起碼的同情心和是非感。

眼下,在嚴峻就業形勢和企業挑剔的雙重壓力下,浮躁的大學生已經為數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引導大學生低姿態就業,絕不是誤導他們去做類似搓澡這樣毫無門檻和技術含量的工作,而是鼓勵他們不過分挑剔薪水、工作地點,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如此,才符合崗位分工原理,才有利於和諧就業新秩序的形成。劉克軍(河南鄭州編輯)

  [追問]

必須重視職業教育

搓澡和捏腳技術要求再高,一所職業學校足可以培養出來。這就引申出另外一個話題,即如何使我國的職業教育,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和變化。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筆者以為,如果北京市的這個洗浴中心由向社會招聘大學生搓澡工、捏腳工,改為和職業技術學校合作進行定向培養,從長遠看,更是企業一筆穩定的財富。賈如軍(安徽滁州市民)

  擇業要公平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重慶市2007年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表明,近半數大學生認為最有效的就業方式是靠家庭和個人的社會關係。

大學生競聘搓澡工引起熱議的背後,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的觀念應該改變?我們真正該關心的是如何保證擇業的公平性,那么多的學生認為找工作就是找關係,難道只是偶然嗎?

因此,如何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造就一種公平的就業機制,恐怕比討論大學生當搓澡工還是做白領,更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