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職業資格證書"證出多門"帶三弊病

 

新華網長春電(記者馬揚)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未來國家將投入大量資金髮展職業教育,這預示著我國的職業教育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不過,此間一些專家指出,當前的職業資格認證很不規範,國家必須儘快制定一個規則,改變職業資格證書"九龍治水"的局面,否則將嚴重製約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筆糊塗帳:誰是職業資格證書的權威部門?

最近,長春市民朱力明向記者訴說了他的苦惱,他手中有3個計算機證書,卻不知哪個更權威。朱力明稱,上大學時,他參加的是教育部門設立的全國性計算機考試,畢業後找工作時,應聘單位要求考勞動部門的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後來在單位,又被要求參加人事部門的計算機水平考試。

據了解,勞動部門的計算機高新技術考試,主要針對勞動者就業,是以套用為主,與國家職業標準、就業政策及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相銜接的實效性考試;教育部門設立的全國性計算機等級考試,是從教育層面,對計算機理論知識及基礎能力進行的考試;而人事部門的計算機水平考試,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進行的考核。勞動、教育部門組織的計算機考試成績,不能用於評職稱,人事部門評職稱組織的水平考試,也不能當文憑或職業資格證去求職。

據了解,朱力明遇到的這種問題在職業資格管理中不是個別現象,其根源在於職業資格管理權分散,部門各自設立職業資格,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職業資格制度體系。

此間專家認為,當前職業證書市場存在四方面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缺乏規範,證出多門。各部門、機構推出的認證種類繁多,認證交叉重複,證書的權威性難以判斷。僅計算機套用技能的認證,目前就有教育部、勞動保障部、人事部、信息產業部及協會、商業機構等組織的十餘類數十種認證,考試培訓費用從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二是報考資格門檻隨意降低。一些機構為收取更多的報名費、資料費和培訓費,隨意降低報考條件。三是認證內容不科學。一些機構所設定的認證考試與現實套用脫節。四是認證考試過程缺乏監督。許多認證培訓機構用各種方法提高考生的"通過率",甚至打出"包拿證"的廣告,出現種種"走過場"的認證考試,其實質是花錢買證。

"證出多門"帶來三大弊病,阻礙職業教育發展

目前,我國把職業劃分為知識型和技能型兩大類,分別由人事部和勞動保障部進行管理,人事部設定和組織職業資格考試的有30多種職業,勞動保障部設定和管理的有80多種。在實際工作中,職業資格的管理權又進一步分散到各行業主管部門,勞動保障部和人事部事實上處於從屬地位。重複設定職業資格、重複考核認定等問題帶來許多矛盾。

首先是多頭重複管理。在我國,各部門重複設定職業資格制度的問題十分普遍,給從業人員造成額外的負擔。例如,在工程建築、設備製造等行業,具備了設計或者建造(製造)資格的技術人員,完全有能力從事本行業的監理、諮詢和質量管理等工作,取得設計或者建造職業資格後,應當能夠從事監理、諮詢和質量管理等同類工作。但是,有關主管部門又將其分設為設計工程師、製造工程師、監理工程師、質量工程師、諮詢工程師等相互並列的職業資格,迫使工程技術人員不得不分別考取各部門設立的職業資格。

其次,限制類職業範圍界定不明確。限制類職業是職業資格制度建設的重點,也正是政府通過國家考試、行政許可管理的對象。這類職業,從業人員首先要取得職業資格,用人單位才能錄用,但由於沒有制定統一的職業資格體系規劃,有些部門混淆就業限制類職業和普通職業的界限,把一些不必要實行就業限制的職業作為就業限制類職業進行管理,一概要求持證上崗。另一方面,對有些需要進行就業限制的職業,又沒有建立相應的職業資格制度,實行就業限制。由於對就業限制類職業和普通職業未做區分,便簡單化的一概要求各個職業都要持證上崗,削弱了職業資格管理的嚴肅性。

第三,考核方法不科學。授予職業資格,應當以考核專業知識和能力為主,重在業內認可。但我國的有些職業資格考核,存在重公共科目考核、輕專業知識和能力考核的傾向,這種做法使職業資格在業內認可度不高。

制定科學規則 完善"考證"制度

專家認為,職業資格證書要改變當前"九龍治水"的局面,必須儘快制定一個規則。

首先,一種職業資格制度的建立,不能由某個部門、協會、機構隨意認定,應集中管理權,消除濫設職業資格現象。健全職業資格管理制度,需要解決好管理體制問題,統一管理權。

其次,完善職業資格制度體系,搞好分類管理。職業資格管理涉及社會各個領域,職業資格的設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各個行業的情況,統一規劃設計,形成科學合理、相互銜接的制度體系。同時套用於多個行業的專業技術,不能再按行業分割,應當具有通用性,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重複培訓、重複考核問題的出現。應明確區分就業限制類職業和普通職業,依據其對社會穩定、公共安全等的影響程度,確定不同的培訓考核內容和合格標準,採用不同的管理辦法。

第三,勞動部門應加快建立職業技能鑑定質量督導制度,嚴格執行鑑定的工作規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程,完善培訓考核制度,形成培訓、考核、監督有效分離的管理體制。對培訓機構,採用自由競爭的管理辦法,優勝劣汰;把考核逐步交給行業組織實施,發揮行業組織熟悉各職業特點,在制定職業標準上的優勢,使考核環節成為提高培訓質量的一個"閘門";政府相關部門集中精力搞好職業資格體系規劃、履行監督職能。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