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人員該怎么讓自己“脫穎而出”? (1)

筆者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偶遇在8年前相識的一位老上級(業務主管),曾經在一個戰壕里奮鬥的同事,自然免不了寒暄幾句。在傾聽了昔日“長官”的訴苦後,筆者是一片驚然。原來這位滿臉蒼蒼的老兄,還在原來的崗位上辛苦的工作著,還在不斷的抱怨著企業的種種不是,還在埋怨著社會的種種不公。為什麼快消品作了將近8年還是一位業績平平的業務人員呢?箇中原由還的從自身去分析。

1、個人習慣:“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著名的培訓師魏慶,在13年前只是可口可樂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駐地業代。在日常工

作中一直保持著寫日誌的良好習慣,將基層服務於市場當中的所見、所聞、所想都記錄下來,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升華,直至今天他的“經銷商管理動作分解教材”被諸如海爾、華龍等國際、國內的知名企業,作為企業的內訓教材,直至將行銷理論和行銷實踐行成了一種完美的結合,開創了“從理論到動作“的行銷理論”,他是從基層到高層的成功典範。所以說一個人只要有了良好的學習的習慣,才具備了成功的基礎。

2、工作態度:“態度決定勝敗,精神高於一切”。

8年前的主管,今天的精神沮喪;昔日的戰果輝煌,如今的業績平平,其實最關鍵的還

是心態問題。消極的心態就像是癌症,一旦體內有了癌症,其他器官都會被感染。所以每一個企業無論她有多大的名氣,多好的口碑,一樣會有她的缺點。在一個環境中應該找能夠支持我們的優勢,而不是尋找企業的缺點。就像孔夫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應該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是天天看著別人的缺點沾沾自喜。心態最終會決定人生價值觀的趨向。

3、刻苦精神:“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

記得筆者98年考註冊會計師的時候,“會計”課程的封頁,就採用了“頭懸樑,追刺骨”

的成語,目的是告訴學員,要想通過考試,贏取執業資格是一件比較刻苦的事情。天道酬勤已經說明了努力的重要性,作為銷售人員,要想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就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看過“老人與海”的應該會知道,老人一次次的出海打漁卻一次次的空手而歸,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刻苦的努力。如果終有成功作為結果,磨難和辛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4、職業技能:“技能的高低在於熟練的程度“。

一個司機車開的好壞,在於他開車的時間長短,在於他對車況的熟悉程度,在於他對路

況的熟悉程度,在與他應對不良路況反映的靈敏度,關鍵的一樣就是熟練的程度。你能想像一個未經練習,就直接開車上路的後果嗎?行銷技能的高低雖然涉及不到生命安全問題,但是勢必會影響在行業當中的職位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