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辛平教授:“套用型人才”的全面發展之路

  日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首屆軟體工程碩士獲得學位。在三年多的培養過程中,作為教學組織實施單位的軟體學院,始終明確“套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堅持科學的質量關,把教學培養與學生的職業發展相結合,引導學生認清自己在職業發展中所需要改進的方面,從而不斷提高。培養上,把課程體系與it人職業發展方向相結合,業餘文體與學術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與溝通表達等綜合素質,論文階段則通過選題、開題、中期交流、學術研討等活動強化學生的套用性研究能力,從而使學生畢業後獲得碩士學位研究生證書的同時,在職業發展和套用型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參加此項學習的研究生們認為,經過幾年的職業磨練,重新“回爐”學校學習知識“很值得”,同學們表示,選擇來中科院研究生院軟體學院學習,“不後悔”。對於今後學院的發展,同學們認為應該繼續堅持學院的“認真、嚴格”的質量關,不斷有更多的it從業人員“回爐”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軟體學院,成為“it精英”後走出來,“這樣,我們的價值也就能更大的提高了”。

  在我校首屆軟體工程碩士畢業之際,記者走訪了研究生院軟體學院院長潘辛平教授。他就軟體工程碩士的培養情況及“套用型人才”的全面發展暢談了自己的觀點。

  細化人才培養目標

  記者:軟體學院的使命設定為“培養精技術、懂管理、會做人的行業骨幹”,這和國家教育部設定的“高層次、複合型、套用型”的目標稍微有些不同,您能解釋一下嗎?

  潘辛平:這是我們對國家提出的培養目標的具體闡釋。國家的目標確定了,那目標怎么達到呢,我們分析了產業人才需求和科學院特點提出“精技術、懂管理、會做人”的培養目標。從it技術人發展來看,要達到高層次最基本的就是精技術,隨著其職業生涯的不斷發展和職位提升,要求其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懂管理成為it人職業提升的一個必然要求。套用型,則是我們在社會上感受最強烈的,學技術的人不懂領導需要什麼、不懂團隊需要什麼、不懂得合作,所以我們明確提出會做人。

  今年白春禮院長在一次報告中講到,我們目前畢業的研究生80%都到中科院系統外工作,前一段時間研究生院院長助理蘇剛教授在教學工作會議上說,中科院現在是差不多90%的畢業生出去工作,10%留在院內。那么在80%-90%的研究生走向社會的過程中,社會對他們的需要是什麼樣的,我們原來的培養體系能否適應這種需要,是我們在從事研究生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課題。

  記者:這樣一個就業的比例,對於教育教學的理念和過程意味著什麼呢?

  潘辛平:這意味著,中科院研究生院軟體學院或者以軟體學院為代表的這樣培養套用型人才的教育體系,必須及時關注套用型人才的培養,因為我們國家對工程碩士的定位就是高層次、套用型、複合型、國際化的人才。

  我們知道,傳統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基本上都是屬於學術型的,或者面向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培養體系,所面向的研究基本上是一個單向的技術,追逐一個前所未有的很專的方向。然而任何套用單位都是要解決實際套用問題。我看過很多單位、交往過很多科技部門的負責人,比如銀行科技的老總,證券公司科技部老總,稅務總局電腦部老總哪個是一直做一個專業方向的工作呢?沒有一個。這些單位的技術員工也都要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他們可能今天研究資料庫,明天研究作業系統,後天研究網路,過兩天研究安全,還要研究質量保證,還要研究項目管理,還要研究業務,這些工作明顯就不一樣。

  所以中科院研究生院畢業的這80%—90%的人,如果不在學校,如果不在科學院的研究所的話,他的工作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他要滿足團隊、滿足領導的要求,用最快的速度用最低的成本用最高的效率做出符合團隊要求、企業的要求、機構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的研究興趣。我們原來這方面做的不足,所以我們培養碩士博士要么就出國了,要么在研究院所,要么大學,到企業的有一些。有一些成長的很好,但是很多是成長不好的。有的畢業生為什麼一直上不去,我想問題在於沒有把握套用的人需要特點。比如不管什麼問題,叫他做資料庫他就使勁做資料庫,而你要叫他換作業系統,他很慢的才換過去;經常跟團隊跟領導發生衝突等等。原來的碩士生博士生的研究訓練,對他的研究能力是有幫助的,但有可能只顧自己的研究興趣,他可能就跟單位跟團隊跟領導非常不協調。這是很典型傳統研究生和套用型研究生的差別。

  “套用型人才”的能力結構

  記者:那么套用型研究生要關心什麼東西?

  潘辛平:一個好的套用型人才,首先除了原來那樣,能夠對一個問題深入追究,研究下去以外,他要更多的關心一個團隊的目標是什麼,管理的需求是什麼,管理是包括成本的概念,包括團隊的概念,包括績效的概念。好的套用型人才應該有這些概念,否則就不知道目標是什麼,他的目標就是原來他自己的興趣,做研究就是自己的興趣。這個我們原來的研究生培養不足的。學生如果沒有這個概念,到單位就可能會跌跌撞撞,如果悟性很高,可能會成長,如果悟性不高,可能會撞的頭破血流,最後就是一個普通的工程師。因此,套用型人才他的目標是團隊的目標,他要懂得團隊作業,團隊管理,團隊的考評,團隊的協作,團隊的質量意識,團隊的標準化意識,團隊的流程管理意識,這樣的學生畢業後就可能成長很快。這也是我們提出“精技術、懂管理、會做人”培養目標的考慮。

  記者:大多數研究生畢業後要走向社會,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科技需求。有人本科剛畢業,或是短暫工作過,那么他們在學校中應該如何更有效學習呢?

  潘辛平:在對國家培養目標一步步細化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後面還有更深層次的能力,就是研究素質、研究能力,套用型的研究能力。從在一個套用型單位的人才發展來看,普通技術人員要不斷學習新技術,隨著新任務要學作業系統,學網路,學安全,因為領導可能就安排你去乾;幹了四五年,可以領導項目了,那就得學管理,學項目管理就得有財務概念,有組織和協調的概念,有流程的概念,有標準化的概念;到部門當部門經理時,需要懂溝通,懂得矛盾處理,懂得算賬,甚至在往上走到科技部的總經理的時候,就要跟部門和部門之間協調。套用型人才學的東西非常的多,你教他多少東西夠呢?我覺得教多少東西都不夠。那么有限的教育體系更應該關注什麼?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有限的課讓大家獲得一種應變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我們的學生去年開始進入論文,有的同學非常有經驗,公司副總和技術總監的很多,然而做開題是還是說不清楚問題。這些學生可能幹工作乾的很好,但是沒有切實抓住關鍵和重點,這就反映了他的套用型的研究能力夠不夠。研究能力不是鑽牛角尖,而是發現一個問題後,根據它的價值通過調研、分析、綜述、比較等手段,找到適合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最後有針對性的對自己的聽眾(可能包括領導、合作夥伴、同事、客戶等)清楚地說明你的問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支持。工程型的套用碩士,要培養進一步的研究能力。因此,針對三年左右的學習時間,我們提出要引導學生研究性學習,引導老師研究性講授。告訴學生不僅僅要學習一門課的內容,一門課的結論,而要知道這么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逐漸的我們的體系就會生產出滿足套用需求的套用型研究人才。

  訓練“學習的能力”

  記者:您就是說,研究生要學習一種“學習的能力”,不能光教有限的知識,因為知識本身是有限的,而且變得太快。

  潘辛平:對。到研究生階段,研究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分不開的,知識都是由一些問題引發的,這些問題是如何提出的,最後怎么樣形成了書本里的知識,這個過程要比這本書的結果更重要,因為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都會學。大學階段的教學主要是介紹這門學科有哪些知識,研究生階段不應該這樣,這些東西已經不夠了,應該很快的教給他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還要教給他探索新問題的能力。比如這個問題別人探索的和自己的需求有什麼不同,別人是怎樣研究的,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哪些必要等等,因為別人和自己的情況不一樣。我們學生的課大概十幾門,三十多學分,除英語外,大部分都是可以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課程。軟體學院的學生平均工作了四年,這四年中,這些學生也都在不斷學習,但這種學習可能還是“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這裡面有一段程式或者做法怎么做”,這都是應急性解決問題,但不會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拿一些問題來,只能夠到書上去找結論,他沒有研究性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因此,我們要求所有的老師不只講一門書,告訴結果,而是希望老師傳授創這門學問造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知識本身。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習慣性分解問題,分拆成別人已經做過的或者需要用什麼方法探索。比如網路這門學問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多點通訊,為了節約成本研究出星型結構、環行結構,為了不同套用才會有話音通訊協定、多媒體連續的協定,還有保密通訊的協定,要他們知道這個問題,從而不斷解剖問題。我們的老師有來自產業界的專家、也有來自相關科研院所的研究員,我們希望我們的老師都朝著這樣的一個方向去講授他的課,去研究所講授的課,去研究怎么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滿足把這門課重要的結論、重要的方法、重要的工具告訴學生,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訓練。經過這樣的訓練,我們的學生出去才能面對不斷變化的套用。

  向“研究性教學”轉變

  記者:您說過軟體學院的老師有來自產業界的,也有來自於相關研究院所的,那如何保證您所提到的“研究性教學”的目標呢?

  潘辛平:我們現在的老師有所里的專家,這些老師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非常優秀。他們這么多年做企業項目,做行業項目,在市場裡面摸爬滾打過。即便沒有,我們也經常組織這樣的討論會,請他們來交流這樣的理念、案例,介紹經驗。我們和老師一起去理解這樣的理念,希望所有老師去講研究性的學習,同時也要講做人、講管理。

  我們同時促進老師間的互動,軟體學院有大量的來自企業和行業有這方面很強的感受一線專家,通過交流研討方式讓他們與所里老師相互去交流,相互借鑑,然後我們也把這些案例反覆的宣傳去影響我們的老師和學生。讓老師和學生都認識到研究生和大學除了知識上不同以外,更多的是研究能力研究素質的不同,從而在教學培養實踐過程中實現“研究性學習和研究性教授”的目標,從而培養學生在套用上的創新。這樣他們能很自然的融入我們培養模式裡面。

  記者:軟體學院在2004年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這箇中心把一些政府、企業、銀行、高校等機構的優秀人才都匯集到這裡,目標是否也是服務於人才培養嗎?

  潘辛平:對。培養套用型人才,如果就用某一個算法的某一個參數的改進去訓練學生,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從訓練題目來源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套用行業的真實的前沿問題。怎么來呢?因此我們希望把金融信息系統的真實需求拿來訓練我們的學生。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真實的在套用第一線的題目來訓練我們的學生,希望有更多的導師來參與,也希望導師來指導學生。所以這個平台是共贏得,受益範圍很廣。

  掌握研究的方法最關鍵

  記者: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體還是全日制學習,而且很多人是本科畢業之後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的,他們面臨為期3年的碩士階段或5年的碩博連讀階段。那么,您認為軟體學院套用型人才培養的這種模式,對上述全日制學習的研究生有什麼啟發?

  潘辛平:其他模式,從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來看,其實是一樣的。我們的原來的傳統原來的研究能力就是我老師的研究方向的問題,我已經知道哪裡有問題了,你就給我做,就象師傅帶徒弟。這樣確實可以提高研究能力,但是現在的學生你還能這樣帶他十年二十年嗎?不能,需求這么大,每個導師帶的學生比較多,所以我們就希望每個老師在授課時就教怎么去想問題,怎么去分解問題,怎么去探索問題,怎么去展示問題。讀書要去理解書中的每個問題是怎么來的,別人是怎么探索的,這種方法的創造性會更好。有些學生基礎很好,如果僅僅講知識,一定是重複的,新知識也新不了多少。你怎么講,學生能夠坐的住,有收穫呢,一定要用研究的方法去講這課,而不是知識傳授的方法去講,我覺得研究生教育最關鍵的是這個東西。十幾門課程,每門課都要成為研究訓練的課程,而不是知識傳授的課,學生也希望他們關注,好的研究生就應該這樣訓練。

  理解是“會做人”的核心

  記者:對於套用型人才,您突出強調了“會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您認為怎樣才算“會做人”?怎樣才能做到“會做人”?

  潘辛平:會做人的核心是理解。因為在一個團隊里,個人能力是有制約的、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個人不能單純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所以,作為團隊成員要理解他人的目標,理解同事的目標,理解領導的目標,而不僅僅是你個人的理想。會做人不意味著圓滑,而是要學著去理解。比如單位領導有時候的選擇,也許從個人角度認為不對,但他也許是對人力資源的限制、員工的限制、競爭的限制,使得他沒有辦法去作選擇。如果你一味的職責而不去幫助他改善,就不會做人。我們的學生出了研究所和學校,大部分人都是要天天和別人合作,如果搞不好就影響公司影響整個團隊收益的。所以我們希望“會做人”的理念很熟練的變成學生的套用能力,切實提高自己。

  會做人還是一個成功人的很重要的一個基礎,一種切實的需求。要作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會做人。個人研究一個難題,也許研究一年也不一定能夠研究出來,但是如果你會做人就會有很多朋友,遇到任何問題,我馬上會找到這個行業的朋友。一個人一年都解答不出來的東西,也許別人很快就能夠解答,從而擴大自己的資源和能力,這也是活生生的會做人的價值。

  因此,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要想提高在做人方面的提高,就要學會理解。因為成功不可能是你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是在某一個領導的領導下,一個大的團隊的成功。如果不理解不配合,最後的結果就是你被這個團隊所排斥。所以,理解而不是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斷價值,是最重要的。理解別人的判斷,理解別人的需求,你去支持別人的判斷,去理解別人的判斷,去滿足別人的需求,最後結果是你的需求被最大的滿足。

  從故事中學做人的價值

  記者:目前研究生院在學研究生達3萬餘人,前面提到90%左右的畢業生將走到企業或者產業一線,他們中,大多數將來也是套用型的人才。那么對全日制研究生來說,您認為如何更有效地訓練?

  潘辛平:我覺得一樣要訓練他們。老師要經常給他們傳授這些做人的價值、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故事,通過大量的故事,講一個實踐來講一個技術,講一個技術可能講一個項目,講一個項目可能講一個實際的過程。講來講去,學生就已經能學到很多很多概念了。這種觀念的出現沒有違反什麼管理原則。管理不是課講來的,做人也不是講課來的,是通過講技術,講技術後面的案例,案例背後的故事,這樣學生就懂得了管理的價值,懂得了做人的價值。

  記者:軟體學院的老師很多來自企業,也有部分來自研究所及高校,這和傳統教育不一樣,傳統的教育大部分是來自學校。而且軟體學院的學生都有幾年工作經驗,這和一般意義上的研究生教育,也有所不同。這種教育的過程對其他類型的研究生教育有啟發意義嗎?

  潘辛平: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從學校來的,他對管理,對團隊的戰鬥故事就不能很深的理解。他可能更習慣的還是你給我教知識。而工作過的人,再來學習,他的期望就會有一些不同。但是我認為核心是一樣的。核心是訓練對於問題的敏感,訓練他研究性學習、批判性學習的能力是一樣的。這是差不多的,就是習慣有一些不同。這些人工作這么多年以後,他已經對實踐中的磕磕絆絆有些感覺了。他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學習中。他會自己看書。本科四年,學習了四年。工作了四年,又自學了四年。他的期望是不太一樣的。實際上他對我們的教育機制的教育團隊的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我們應該把這些學生培養的更好。

  此外,軟體學院的研究生大都是在職學習的,雖然我們組織了很多活動來培養以上提出的目標,但由於學生時間的關係,通過校園文化做更多的努力不容易。我們還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對教育體系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要向其他部門、專家等多學習,希望更多專家給予我們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