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程式設計C++的const類型

  常類型是指使用類型修飾符const說明的類型,常類型的變數或對象的值是不能被更新的。因此,定義或說明常類型時必須進行初始化。

一般常量和對象常量

1. 一般常量

一般常量是指簡單類型的常量。這種常量在定義時,修飾符const可以用在類型說明符前,也可以用在類型說明符後。如:

int const x=2;

const int x=2;

定義或說明一個常數組可採用如下格式:

<類型說明符> const <數組名>[<大小>]…

或者

const <類型說明符> <數組名>[<大小>]…

例如:

int const a[5]={1, 2, 3, 4, 5};

2. 常對象

常對象是指對象常量,定義格式如下:

<類名> const <對象名>

或者

const <類名> <對象名>

定義常對象時,同樣要進行初始化,並且該對象不能再被更新,修飾符const可以放在類名後面,也可以放在類名前面。

常指針和常引用

1. 常指針

使用const修飾指針時,由於const的位置不同,而含意不同。下面舉兩個例子,說明它們的區別。

下面定義的一個指向字元串的常量指針:

char * const prt1 = stringprt1;

其中,ptr1是一個常量指針。因此,下面賦值是非法的。

ptr1 = stringprt2;

而下面的賦值是合法的:

*ptr1 = "m";

因為指針ptr1所指向的變數是可以更新的,不可更新的是常量指針ptr1所指的方向(別的字元串)。

下面定義了一個指向字元串常量的指針:

const * ptr2 = stringprt1;

其中,ptr2是一個指向字元串常量的指針。ptr2所指向的字元串不能更新的,而ptr2是可以更新的。因此,

*ptr2 = "x";

是非法的,而:

ptr2 = stringptr2;

是合法的。

所以,在使用const修飾指針時,應該注意const的位置。定義一個指向字元串的指針常量和定義一個指向字元串常量的指針時,const修飾符的位置不同,前者const放在*和指針名之間,後者const放在類型說明符前。

2. 常引用

使用const修飾符也可以說明引用,被說明的引用為常引用,該引用所引用的對象不能被更新。其定義格式如下:

const <類型說明符> & <引用名>

例如:

const double & v;

在實際套用中,常指針和常引用往往用來作函式的形參,這樣的參數稱為常參數。

在c++面向對象的程式設計中,指針和引用使用得較多,其中使用const修飾的常指針和常引用用得更多。使用常參數則表明該函式不會更新某個參數所指向或所引用的對象,這樣,在參數傳遞過程中就不需要執行拷貝初始化構造函式,這將會改善程式的運行效率。

下面舉一例子說明常指針作函式參數的作法。

#include
const int n = 6;
void print(const int *p, int n);

void main()
{
int array[n];
for (int i=0; i cin>>array[i];
print(array, n);
}

void print(const int *p, int n)
{
cout<<"{"<<*p;
for (int i=1; i cout<<","<<*(p+i);
cout<<"}"< }


常成員函式

使用const關鍵字進行說明的成員函式,稱為常成員函式。只有常成員函式才有資格操作常量或常對象,沒有使用const關鍵字說明的成員函式不能用來操作常對象。常成員函式說明格式如下:

<類型說明符> <函式名> (<參數表>) const;

其中,const是加在函式說明後面的類型修飾符,它是函式類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在函式實現部分也要帶const關鍵字。下面舉一例子說明常成員函式的特徵。

#include
class r
{
public:
r(int r1, int r2) { r1=r1; r2=r2; }
void print();
void print() const;
private:
int r1, r2;
};

void r::print()
{
cout< }

void r::print() const
{
cout< }

void main()
{
r a(5, 4);
a.print();
const r b(20, 52);
b.print();
}


該例子的輸出結果為:

5,4
20;52

該程式的類聲明了兩個成員函式,其類型是不同的(其實就是重載成員函式)。有帶const修飾符的成員函式處理const常量,這也體現出函式重載的特點。

常數據成員

類型修飾符const不僅可以說明成員函式,也可以說明數據成員。

由於const類型對象必須被初始化,並且不能更新,因此,在類中說明了const數據成員時,只能通過成員初始化列表的方式來生成構造函式對數據成員初始化。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講述使用成員初始化列表來生成構造函式。

#include
class a
{
public:
a(int i);
void print();
const int &r;
private:
const int a;
static const int b;
};

const int a::b=10;
a::a(int i):a(i), r(a)
{
}

void a::print()
{
cout< }

void main()
{
a a1(100), a2(0);
a1.print();
a2.print();
}


該程式的運行結果為:

100:10:100
  0:10:0

在該程式中,說明了如下三個常類型數據成員:

const int & r;

const int a;

static const int b;

其中,r是常int型引用,a是常int型變數,b是靜態常int型變數。

程式中對靜態數據成員b進行初始化。

值得注意的是構造函式的格式如下所示:

a(int i):a(i),r(a)
{
}

其中,冒號後邊是一個數據成員初始化列表,它包含兩個初始化項,用逗號進行了分隔,因為數據成員a和r都是常類型的,需要採用初始化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