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名師點評200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考題1

  浙江省2007年公務員筆試在1月8日開考,上午是進行《申論》考試,而此次申論考試的題目考察的話題是發展文化,其直接考點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此戴斌老師請各位考生對這個話題繼續引申,實際上還可以引申到三個時事政策,一是“三個代表”中(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三是科教興國戰略。對今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申論考題,在命題的方向和命題的形式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從在“物質層面”的考察過渡到在“精神層面”的考察。從歷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申論話題來看:04年的申論話題考察的是能源危機問題,05年的的申論話題考察的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06年考察的是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對此,戴斌老師的觀點是,浙江省作為一個經濟大省,在歷年的公務員考試的申論話題中,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考察都是跟浙江省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問題,這裡從命題的角度看,體現了很強的“地方特色”,很好地在考題中體現了“浙江省情”。但本次考試的申論話題卻似乎脫離了對“經濟話題”的討論,開始了在精神層面的思考。這可以說很出乎許多人意料。

二、從對現有社會問題的考察過渡到對遠景戰略目標的考察。同樣從歷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申論話題來看:04年的申論話題考察的是能源危機問題,05年的的申論話題考察的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06年考察的是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這三年的話題都是現在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而對文化發展的考察,實際上是要求考生對浙江省遠景發展目標的思考。因為目前來說,浙江省文化發展並不屬於社會問題的範疇,只是從更高的發展目標去要求的話,浙江的文化事業仍現不足,仍無法適應浙江快速發展的需要。

三、從正面考察經濟發展的要素過渡到從側面考察經濟發展的要素。在這裡,戴斌老師想從浙江的最近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背景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我們可以看,考察有關文化的話題,其實是與浙江省政府提出的“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大省”這個的大的方針政策是直接相關的。而且在這次考試之前,有一件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在2006年5月8日至16日由浙江省政府主辦,浙江省委外宣辦、省文化廳、省外辦、省文聯承辦的 “2006美國•中國浙江文化周” 活動在美國紐約市、新澤西州紐瓦克市和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舉行。浙江是用推廣浙江地方文化的方式來推廣浙江,讓更多的人認識浙江,從而帶給浙江更多的發展機遇。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看到文化的發展其實也是服務於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發展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這裡就體現了考試話題的延續性,即仍然沒有完全脫離經濟發展的話題。只是考題從正面考察經濟發展的要素過渡到從側面考察經濟發展的要素。對此,戴斌老師想明確的一點是,做這番探討的目的是,請廣大考生要留意的是,在寫文化發展(非社會問題的話題)時,要緊緊抓住文化的發展如何來為經濟的發展服務,如何為社會的長遠發展服務。我們的觀點切不能僅僅就文化本身來展開,而是應該聯繫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長遠發展來展開。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考生對問題思考的全面性,有利於獲得高分。

四、題型上突破了原有的只寫議論性文章的範疇,出現了新的題型——發展規劃書。這裡是一個很大的創新。戴斌老師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題目朝公務員的實際工作的聯繫更為緊密了。傳統的寫議論性文章的考察形式,其優點是可以很好地考察出考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但不足之處是與公務員的實際工作並不緊密相關,很多公務員在其工作生涯中除非其是主要從事文字工作的,實際上在工作中要求寫議論文的幾率其實並不大,但在工作中就某項具體工作撰寫工作計畫的幾率相對要大很多,而發展規劃書實際上與工作計畫相差不大,只是發展規劃書的涉及的範圍要大於工作計畫而已。在這次考試中要求考生以小縣城的公務員的身份(實際上就是文化局的公務員)寫文化發展規劃書,對於考生來說是一次新的考試模式,而且這種題型在身份的虛擬性上要好於議論性文章。這種題型相比較議論性文章雖然有其優越性,但也有其不足。那就是可以很好考察考生對問題原因和在對對策的可實施性的考察上,發展規劃書的形式好於議論性文章,但規劃書的形式中卻沒有對問題成因的分析(至少沒有硬性規定規劃書需要有問題成因的分析)。那么考察實際上是只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面上,而忽視了對分析問題這一層面的考察。雖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但對於這種新的考察形式,還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