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司考之行政法複習方法(2)

  三、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

行政複議與行政訴訟在具體制度上高度接近,無論從立法框架還是具體規定上頗為相似,在立法實踐,行政複議法在立法形式上也借鑑了訴訟法的很多規定。其根本原因在於行政訴訟法與行政複議之間關係十分緊密。如果我們通過對比聯繫的方法對二者加以理解和掌握,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受案範圍,兩者都採取的是在規定了概括性受案標準之後,又對可以進入行政訴訟與行政複議範圍的案件進行了列舉。然後進一步做了否定式列舉,明確了一批絕對不能進入其受案範圍的案件。再如受案分工,行政訴訟與行政複議這兩套行政救濟制度的分工,集中表現為兩者的銜接關係。

四、國家賠償法

從國家賠償法現有的法律規範體系來看。整體上顯得十分零亂、複雜。因此,對國家賠償法的學習重在梳理頭緒、區分“真偽”。比如對國家賠償範圍的學習,

徹底理解和掌握它的構成要件,分清行政賠償、刑事賠償、民事與行政司法賠償的範圍;區分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注意兩者的明顯區別是對國家侵權行為違法性要件的判斷問題。

總之,學習行政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過程。

複習的時間大約需要經過3-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基礎階段,對於基礎薄弱和中等程度的考生,最好能在3月至5月之間跟班聽老師系統的串講,以消除知識盲區、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第二個階段是鞏固提高階段,在6月至8月之間結合法條、試題鞏固以有的知識體系;第三個階段是檢驗成果階段,這個階段是將所學知識與全真模考的試題直接結合、學以致用,尋找考試感覺。當然基礎十分紮實的考生可以自己安排複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