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士:司法考試答分點一年比一年難抓

  12月3日,38歲的李丁應記者的邀請來到接受採訪。一個小時的採訪里,已多年參加全國司法考試卻跨不過關口的李丁,一直繃著臉。
1996年,原來一直做貿易的李丁,被人推薦到正在廣州籌建的一家大型律師事務所里工作。律師事務所正式成立後,他成了該所主任———在廣州頗有名氣的馬律師的助手。
當律師是要有“牌照”的,李丁明白這一點。但讓對法律極為陌生的李丁對律師職業動心的,卻是當時律師業界流傳的一句話:“律師牌容易考,笨蛋複習一個月,聰明人複習一星期,太差的複習三個月,都能過。”為此,他盼著1996年全國律師統考(司法考試的前身)的到來。
然而,那次他只考了145分,離合格線240分差了一大截。
在以後的幾年裡,他兩次參加全國律師統考,三次參加司法考試,結果都沒能通過。
李丁說,自己是個自信、樂觀的人,多次失敗沒有讓他氣餒。今年的5至6月里,他再度前往北京,參加了司法考試培訓班。他日夜埋頭讀書,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是前幾年都無法相比的。考試結束後,他對過關充滿了希望。
11月23日中午12時剛過,李丁收到中國移動手機簡訊:司法考試成績為343分。“看到這個分數,我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腦子裡‘嗡嗡’直響。我不相信這是真的,回家上網又查,結果還是這個數字。我盯著電腦盯了好幾分鐘,滿心的希望已變成極度的痛苦。”
這次考試的失敗,對李丁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會做事卻不會考試。
他對記者說:“現實生活中,我能用法理把各種案例分析得頭頭是道,但考試時卻把握不準題目的答分點。司法考試越來越難,以前是一個題目考一個法律的一個法條,前幾年是一個題目考一個法律的幾個法條,而現在則是一個題目考跨幾個法律的若干法條。今年的考試結果已動搖了我當律師的信心,現在我在考慮選擇新的就業方向。”
和李丁相比,張軍要幸運得多,經歷了幾次失敗之後,今年他終於通過了司法考試。
身材高大的張軍在他任職的廣東東方崑崙律師事務所里,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備戰司考的苦與樂。
2002年,國家正式實行司法考試。張軍認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法律本科生,再加上在律師事務所里一年的實踐經驗,“司法考試不過是小菜一碟的事”。根本就沒拿考試當回事的他,一拿到成績就傻眼了:還不到200分。
看著大學裡的同學以及身邊的朋友都過線了,張軍回律師事務所上班時,頭都抬不起來。
2003年和2004年的結果依舊是失望。2005年,他雖然報名參考,但考試時,他最終沒敢走進考場。
看著自己的名片上不能也不敢印有“律師”兩字,張軍覺得很難抬頭做人。
激勵著張軍一定要考過司法考試的一件事是,一次,所里承辦一起案件,需要兩名律師立即到幾個省份去調查取證,但竟然沒有一位律師即時有空。張軍感慨道:“當時我要是有律師牌照多好啊,就能為律師事務所出把力了。”
備考今年的國家司法考試時,張軍背水一戰。他下決心,再不通過,就考慮換職業。張軍把家裡的電視機賣了,把電腦收了起來,不再上網不再玩遊戲,同時還把所有的雜誌和閒書全部收到床底下。從6月份開始,就請假在家裡全心全意看書。
9月16日,2006年度國家司法考試第一卷開考。張軍突然緊張起來,答題時手都在發抖。
所有考試結束後,張軍已不敢像以前那樣去對報紙上公布的考試答案了。他有種聽天由命的感覺。經常做夢,夢見自己又沒通過考試。
直到11月23日,張軍才露出了大學畢業以來最為燦爛的一次笑容。他考了362分,超出合格線2分。
“這超出的2分來得太艱難了。知道成績通過的那一刻,我又重新樹立起了當律師的信心。”張軍說,“從那一刻起,我才找回感覺,現在別人再叫我律師,我敢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