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司法考試太難不符合國情

趙菊花在討論會上批評司法考試制度

大洋網訊(記者 陳劍 北京報導)3月14日下午,廣東代表團在駐地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所作的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趙菊花在會上發言,認為目前我國的司法考試制度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允許非法律專業人士報考司法考試擠占法律專業人士名額、司法考試試題太難不符合國情等等。針對趙菊花的這一說法,大洋網記者採訪了列席十屆全國人大會議的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學軍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呂伯濤,他們提出了一些更為詳實的解決辦法或不同意見。

趙菊花:司法考試太難不符合國情

趙菊花認為,司法考試的目的是提高法官的專業性和專業水平,實行司法考試五年以來,總體上對法官隊伍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也逐步發現了司法考試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報考資格中包括“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士,即允許從來沒有學過法律的非司法專業人士報考。這本來是為擴大司法考試報考面而採取的一項優惠措施,但也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一是干擾了國家的人才計畫,因為國家每年各專業的招生應該是有計畫性的,應該是根據各行業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確定的。那么,允許非法律專業人士報考司法考試,可以說是對國家人才計畫的一個嚴重干擾。第二是擠占了法律專業的資源,因為司法考試的通過率是有限的,非法律專業人士的報考,必然擠占了一部分法律專業人士的資源。通過這幾年的實踐經驗發現,有一些非法律專業的考生,由於應試能力比較強,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但經過幾個月的培訓過程和模擬法庭的檢驗審核,卻發現他們之中許多人執法辦案的能力相當欠缺。這樣的人如果進入法院、檢察院一線,勢必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再一個負面效應造成了法律專業和非法律專業人才從業混淆的雙輸局面。

趙菊花還認為,目前的司法考試試題存在問題,一是題量過大,大多數考生做不完試題。導致許多考生,包括法律專業研究生,經歷過多次考試仍不能通過考試。其負面效應一是導致考生過於強調應試能力培訓,忽視了實際操作能力和法律精神的培養,二是直接導致了目前已經在一些地方出現的法官、檢查官的斷層。這些事實都證明,目前的司法考試制度存在一些不符合我國國情的問題,脫離了目前法治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造成了國家培養出的大量專業人才的浪費。從這個角度來看,司法考試成為了卡在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瓶頸。

張學軍:司法考試的問題和缺點要改進

張學軍檢察長認為,司法考試實行五年以來,其所取得的成績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實行司法考試以來,成為法官、檢查官和律師的門檻提高了,有效地防止了一些素質低的人進入了法院、檢察院和律師隊伍,這樣對於提高辦案質量和法官、檢查官、律師隊伍的素質有很大的好處。過去一些靠批條子、走關係進來的現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司法考試制度應該說是功不可沒。

但張學軍也承認,在肯定司法考試制度成績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其存在的一些問題。正如趙菊花所說,第一個問題就是試題面太廣、量太大、通過率低,被稱為“天下第一難考”,每年十幾萬人參加考試,只有4%的通過率。這與我們國家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情況不相適應,形成了矛盾。一方面我們需要大量的檢查官、法官和其他法律人才,而司法考試門檻太高致使大量法律院校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都難以通過,供求關係不能平衡。第二個問題就是報考資格問題,一些本科以上非法律專業畢業生雖然通過了司法考試,但因為缺乏四年正規法律教育的基本功,導致長期辦不了案,形成了一種“空殼”現象。而一些能辦案、司法經驗豐富的人卻因為應試能力不強,無法通過現在這種門檻太高的司法考試取得相應資格,這就導致了資源的浪費。

對於第二個問題,張學軍認為,如果不能在報考資格上設限(只允許法律專業學生報考),就應該採取“補課”的方式,讓通過了司法考試的考生在正規院校修完四年法律專業本科課程,打牢法律的基本功,這樣他們在實際辦案中上手就快。

針對第一個問題,張學軍說,司法考試的題量應該適當減少,難度也應該適當降低,而通過率也應該相應提高,這樣才能適應當前國家急需法律人才的實際。對於具體的考題問題,張學軍說,一些“似是而非”的、法律學術界專家學者都還存在爭議的考題不應該出;一些剛剛通過的、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學過的新法律,應該以考條文的形式出題,而不必要考分析、展開評案等等;另外就是“參考答案”要明確,不能再出現一些錯誤現象。張學軍還說,許多司法考試考生覺得考題中“陷阱”太多,許多法律專業因為作了部分探究反而“中計”,而一些沒有作出深入探究的人卻可以“碰”對。

張學軍總結說,不能簡單認為“司法考試制度不符合中國國情”,雖然目前最高層對於司法考試是否需要改革、該如何改革還沒有具體的意見和辦法,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缺點確實需要改進,使司法考試更健全更完善,更好地發揮好“準入關”的作用和適應“人少案多”的實際情況。

呂波濤:非司法專業學生報考問題不能一刀切

對於司法考試是否太難的問題,呂伯濤院長則認為,現階段司法考試錄取比例低,肯定有它提高司法隊伍水平的道理;基層代表認為它過於困難,是基於許多法院、檢察院工作人員通不過司法考試的實際情況,至於司法考試難度到底應該訂多大、用什麼方式考比較好、正如代表們多提到的,應該由最高法、最高檢和法務部協同解決。至於非法律專業學生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院工作會不會帶來一些問題,呂伯濤表示,有些非司法專業考生知識面廣,社會經驗豐富,再通過自學法律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律界,工作得挺好;但也有一些像趙菊花代表所說那樣應試能力強、實踐經驗不足的人員。這個問題不能絕對化、一刀切,不能認為非司法專業考生考進來就一定不好或一定好,而需要全面地衡量和具體地分析。

  網友觀點:

網友“593503302”:司法考試就是弊端多,考得是人的記憶力,所以年輕人順利通過了,實務能力就很差,而一些學歷高的人,有著對司法工作的熱愛,有一定的資深,實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卻因為記憶力的衰退,所以與司法考試無緣,所以建議我國現行的司法考試是不是該改變一下思路啊!

網友“須臾之間”:2007,又要經歷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對於我們學法律的人來說,要想找到一個和專業對口的工作,需要有一個證,這個證就是司法考試資格證書。在當今中國,考下這個證,可以說是非常難,各種法律法規如同牛毛一樣,紛繁複雜,不僅要求記憶,而且還要運用,可以說難於考研。

網友“月亮”:哎呀,我現在就在想當時為什麼要去學法律啊,實在是太難了。不過沒關係,有志者事竟成嗎!不過說真的,不一定過了司法考試就業就好辦了,在你成為出名律師之前也是蠻難混的,我知道情況,本人在法院做書記員,初出茅廬基本上沒有多少人會來請你,不是因為你的水平不夠是因為你只有理論,沒有經驗。

網友“星月曉竹”:不久前參加考研,估計沒戲啊!昨天去招聘會,打擊啊!現在又來到這考司法,心虛彷徨啊!莫非真是“成也法律,敗也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