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通關必看:2006年商經智慧財產權真題分析

2006年經濟法在卷一一共考了40分,包括8道單選、12道多選和4道不定項,分數與去年相同。涉及的法律有:《土地管理法》(5分)、《土地承包法》(1分)、《稅收徵收管理法》(3分)、《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分)、《商業銀行法》(3分)、《勞動法》(7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4分)、《證券法》(2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4分)、《環境保護法》(2分)和《拍賣法》(8分)。

針對上述命題情況,經濟法的考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總分可觀但分布非常不均衡的現象依舊。經濟法總分40分,在卷一中僅略少於“三國法”,但大綱納入的法律法規有20個。今年只考到了其中11個,從最少的1分到最多的8分不等,甚至還有9個法律法規完全未涉及,即《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招標投標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個人所得稅法》、《會計法》、《審計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二,弱化傳統重點,遍地開花。首先,從法律間的地位上看,傳統的分值大戶是《勞動法》和《證券法》。前者儘管還是頗為風光,但後者在剛進行了大幅修訂後卻只考了1道題。以前只是偶爾考1道題的《拍賣法》考了4道題,每年必考1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卻沒有考到,出乎大多數人意料。其次,從法律中的知識點看,常規考點儘管仍有出現(如“稅收保全與強制措施”、“勞動契約的解除”、“集體契約”、“經營者的義務”、“關係人”等),但比重大大降低。諸如“占地補償”和“社會保險”等生僻知識點不斷出現。

第三,大綱新增知識點仍是易考知識點,如75題“勞動契約中的可備條款”。

第四,絕大多數題目仍直接來自於法條,但考的更偏;少數題目沒有直接法條來源且有一定理論性,整體難度加大。前者如26題(法條為《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10條)和74題(法條為《勞動法》第70條、72條、73條、74條),後者如76題(改編於現實案例)和98題(必須藉助理論分析)。

經濟法的這些特點鮮明體現出了其“雞肋”本質,主次不分明,重點不突出。考生的複習策略要么是“全部”,要么是“全不”。全部複習的危險是面面俱到但處處不精,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在4個選項只要錯1個就丟分的情況下這種複習方法未免不可行。全不複習則面臨丟失40分的可能,這是大多數考生所不能承受的。這種兩難的僵局確實將考生帶入了痛苦的境地,知識的考察被淡化,經濟法成了記憶力的比武場。

2006年商法一共考了54分,其中在卷三考了34分,包括12道單選,8道多選和3道不定項,在卷四考了一道20分的案例,分數與去年持平。涉及的法律有:《公司法》(17分)、《合夥企業法》(4分)、《外商投資企業法》(1分)、《破產法》(3分)、《保險法》(3分)、《票據法》(3分)、《海商法》(3分)。因案例題的考查具有綜合性,其分數未被分配到上述單行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