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老人水平可輔導報考專業八級學生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卻瘋狂地迷上英語,從退休開始自學,到如今,這位73歲的老人,英語水平足可以輔導報考英語八級的學生。

因為英語,他的退休生活過得非常充實;因為英語,他締結了深厚的國際友誼,為他居住的小山村引來了多名“外教”志願者……

  奇怪的英語學習方法

陳漢襄原在眉山市青神縣漢陽供銷社上班。小時候學過幾天英語,後來工作、結婚、生子,加上英語在小小場鎮派不上用場,也就逐漸忘得一乾二淨了。多年後,偶然翻開國中第一冊英語課本,他才發現自己連26個字母的順序都已記不準確。

1985年,陳漢襄退休了。就像許多剛退休的人一樣,他感到失落:一輩子就這么完了?想想自己才五十多歲,還能幹些啥呢?做生意,沒本錢;乾體力活,吃不消……陳漢襄思索良久,忽然想起國家大力提倡學英語,何不趁退休沒事學學?

音標不會,單詞不會,26個字母順序記不太準,更別說語法了。按照學生常規學習,國中高中英語需要5年時間,自己的年紀不允許。陳漢襄制定了一項“夕陽計畫”,要求自己從高起點開始:先閱讀英語故事書,以提高學習興趣,不懂的詞就查字典。先不管音標語法,讀懂就行。

他找來兩本書:《黑色鬱金香》和《神燈》,開始了艱難的閱讀。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查詞典,查完一句話的所有單詞後,再把各個單詞的含義選擇性地拼接在一起。整整4個月時間,查詞典成了陳漢襄惟一做的事情。憑著堅韌和毅力,他讀懂了這兩本讓一般英語教師也望而卻步的英語書!為了獎勵他的堅韌不拔,老伴特地花了161元,給他買了台收錄機作紀念。

有了收錄機,陳漢襄如虎添翼。聽英語磁帶矯正發音,陳漢襄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瞎揣摩的那些發音都是“蒙”的。比如“boy”一詞,自己讀的是“波外”,前輕後重;而正確的發音卻是“波易”,前重後輕。陳漢襄一鼓作氣,不到一年就學完了國中英語。

那時候,兒子還在讀大學。陳漢襄又發奇想:學習大學英語。陳漢襄翻開了《公共英語》,向又一高峰發起衝擊。

  英語締結國際友誼

由於家庭經濟困難,退休後不久,陳漢襄開始外出打工。一邊打工一邊自學英語,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個在峨眉山市委招待所工作的朋友知道陳漢襄英語不錯,給他捎來書信,希望他能到峨眉山工作。到峨眉山旅遊的外國人多,陳漢襄覺得是一個鍛鍊口語的好機會,便欣然前往。當他第一次對客人說“welcome”時,外國人沒有反應。他自認為很純正的英語,外國人卻對他抱歉地笑笑:“sor-ry”。陳漢襄為此鬧過不少笑話。一次,一名外國客人問陳漢襄:“衛生間的馬桶是不是壞了,怎么沒水?”陳漢襄用英語回答:“先生,客人都在洗衣服。”由於發音不準,他把“客人”說成“褲子”。這位外國客人頓時大叫:“啥?褲子洗衣服?”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雖然鬧過不計其數的笑話,陳漢襄依然勇敢地抓住一切跟外國人對話的機會。外國人聽不懂的,他就換種說法再輔以比劃,讓外國人明白意思後再討教正確發音。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口語交流學習,陳漢襄的英語水平有了飛躍。有一次,一位以色列客人把茶杯摔壞了藏在床下面,服務員檢查出來,讓他賠。因為語言障礙,雙方發生衝突。陳漢襄聞訊趕來,用純熟的英語跟客人溝通,既合情合理又不卑不亢,糾紛很快化解。

在一次接待中,陳漢襄認識了來自澳大利亞的曼寧。曼寧是聯合國退休官員,很喜歡中國文化,是中國詩歌愛好者,對李白、蘇軾詩詞都有研究。接待時,陳漢襄用英語給他介紹家鄉眉山和青神,介紹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介紹蘇軾少年時代在青神的故事,以及三蘇祠等,曼寧對陳漢襄有了深刻印象。回國後,曼寧主動給陳漢襄寫信,希望常能書信來往,共論中國詩詞。從此,兩人成了朋友。

年底,陳漢襄突然得了一場大病。曼寧在信中獲悉後,邀請陳漢襄病癒後攜老伴到澳大利亞休養一個月。到澳大利亞?一個連四川都沒走出去過的老人,怎敢奢望出國!當時,出國手續非常複雜,必須由對方提出書面申請,提供經濟擔保,並由我國駐澳大利亞領事館批覆。出國費用更是不菲,陳漢襄不敢多想出國的事情。一個月後,曼寧又來信了,寄來了所有證件,包括領事館簽證。雙程機票也由曼寧從悉尼訂好後寄來。曼寧還寄來了2000多元,用於陳漢襄從青神到廣州的路費。陳漢襄十分感動,攜老伴從廣州飛抵悉尼。為了感謝曼寧,陳漢襄為他帶去了青神竹編。

山村來了“外教”志願者

從悉尼回來,陳漢襄有了新的想法:趁自己身體還行,用英語為青神縣做點事情。

時值兒女在成都安家,陳漢襄利用子女接他到成都休養的機會,每天到合江亭“英語角”去接觸外國人。在不斷的交流中,來自某國際語言培訓部的克瑞斯特(中文名陶樂光)成為了陳漢襄的好朋友。克瑞斯特表示,願意去青神縣當一名“外教”志願者。陳漢襄風趣地告訴克瑞斯特:“到山村教學生可沒有收入喲!”克瑞斯特急得團團轉:“我是志願者,不計報酬,只想為中國最基層的英語教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後來,在陳漢襄和克瑞斯特的努力下,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南非等國家的國際友人,開始分批來到青神。青神縣的天池、羅波、河壩子等山鄉孩子,第一次有機會向外國人學習英語,第一次和外國人面對面地用英語交流!

今年夏季,陳漢襄和克瑞斯特接到青神縣實驗國小聘書,他倆被該校聘請為英語顧問……

陳漢襄說,他已73歲了,人到七十古來稀,不知生命會在何時終結。然而,在他有生之年,他會把實驗國小作為基地,在英語教育上認真探索,把最後的餘光留在他愛戀的英語事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