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級考試五大難度挑戰及突破要略

  一.第一大挑戰:緊張的答題節奏

1. 快節奏應試挑戰

四六級考試方式為:題目難度不大,但答題要保證一定的快節奏,前90分鐘要答完將近90道選擇題,考生往往在缺乏考前練習的情況下匆忙上陣,面對大量的選項不知所措,相當一部分同學落筆遲疑、猶豫不決,未能順利完成題目,填塗答題卡動作遲緩,後30分鐘的寫作也是每寫一句都舉步維艱,總體上只能答完相當於70%-80%的題量,導致失分慘重。
 
 
 

2. 突破要略

考前兩周要對歷年真題做大量的衝刺訓練,嚴格把握時間做題,時間分配為聽力20分鐘,閱讀35分鐘,辭彙20分鐘,完型/改錯15分鐘,寫作30分鐘,共兩個小時。題目可以選擇1998-2004年的14套全真考題,苦練節奏,積極檢查核對,查漏補缺。

二.第二大挑戰:對聾子英語學習現象的挑戰

1. 聽力的語音、詞組、小細節及聽寫的挑戰

四六級聽力在語音上採用英美專家的混合錄音模式,具體表現為一位發英音的男士和一位發美音的女士對話,反之亦然。美音圓潤平緩,英音高低起伏,交替發言,使得學生一時很難適應,尤其在六級聽力中達到每分鐘150-170詞的語速,兩題間只有13秒的判斷選擇時間,在加上部分考場的播音效果不佳,容易造成聽力誤選。

四六級在對話中大量考察詞組的意義,授課中稱之為“意義解釋題”的高級類型,六級中10段對話有時涉及到十幾個詞組或慣用語,令考生應接不暇,如“easier said than done”, “on cloud nine”, “come down with bad flu”, “beat around the bush”, “in the red”, “keep sb. in the dark”等等,如果詞組不過關,恐怕要連連敗陣了。

段落理解部分的段落多在150-250詞左右,錄音只播放一遍,考生時常在聽不懂、記不住的困惑中掙扎。尤其考題多問及細節,如年代、原因、建議、數據、動作,有時在一系列平行細節中問及其中之一,很容易造成混淆。

聽力部分的主觀題類型為複合式聽寫,1997、1998、2001年都曾經考過,由於70%以上的卷面得分率低,因此考察次數不多。最近考試的政策傾向於考察主觀題,必然會對考生的聽寫能力進行測評,所以要積極應對,尤其處理好聽寫長句的的技巧。

2.突破要略

聽力部分的難點眾多,可根據個人情況抓重點突破,如大量練習聽寫、跟讀、速記、聽寫。如複習時間有限則主攻詞組和練習聽寫。

語音方面可以有意識關注英美音發音規律,用《新概念》三冊前20課熟悉英音。另外可通過2001-2004年的新考題來適應語音語速。

詞組慣用語方面,除了歷年考題可以複習外,最好把考試大綱辭彙表後面列舉的詞組複習幾遍,或參照《大學英語考試cet詞組慣用語衝浪》一書加強對聽力獨特詞組的記憶。

在段落理解題答題過程中貫徹“預測+精聽速記”的模式,用符號記錄信息流程和重要細節,加強訓練。只憑記憶力確實很難應對大量細節和干擾項。

在應對複合式聽寫時要注意全神貫注,快速記錄關鍵字和表達,利用三遍錄音將筆記用正確的語法串聯成句,對難詞要通過上下文推敲詞義,並轉化為簡單詞表達。

三.第三大挑戰:快速閱讀及要點定位

1. 快速閱讀以及精確定位的挑戰

閱讀部分共四篇文章,共20個選擇題,占40分。答題既要掌握節奏——平均9分鐘完成一段,又要保證選擇的精確性,畢竟閱讀部分所占分數極高,在考試中可以看作決定勝敗的關鍵。閱讀部分之所以會對考生形成困境,在於考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千篇一律的精讀學習法,逐字逐句地研讀成為了習慣,以至於考試中閱讀速度很慢,信息流被難詞和長句反覆切斷。過度地關注語言使得考生在讀完一遍後收效甚微,往往記不住信息細節,還要重頭再來,觀察5個問題時還需要回原文重複,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此外,考生在面對眾多干擾項時常常憑印象猜測,未能形成強有力的根據。

2. 突破要略

快速閱讀意味著把握重點閱讀,要放棄若干語言上的細枝末節。超綱詞並不可怕,都會用中文加以注釋,就怕考生的基本辭彙量不夠。無論是先看文章再讀題目,還是先讀題目再看文章,都需要流暢地閱讀,依據問題快速定位。80%的人答題習慣為先讀文章,但要保證一口氣讀完一個長句,保證連貫閱讀;之後在5個問題的題幹上確定考點,回原文重疊定位,此時要學會捨棄,只在原文中標出5個關鍵的對應句,等於確定了線索;再回到選項部分進行同義定位,找到原文對應的同義表達,要注意在意義上能夠完全重合。正確答案的特點是與原句意義對等,但措辭有差異,基本是同義替換或雙重否定。而錯誤選項往往是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張冠李戴、偷梁換柱或者是完全來路不明。

四.第四大挑戰:大綱辭彙量及語感的挑戰

1.辭彙量及詞伙搭配的挑戰

自從四級考試在2003年悄然退出語法領域,辭彙就成為四六級考試的關鍵。2004年初大學英語課程標準已經把四級要求的辭彙量提高到了4500,而六級保持在5500不變。大學英語教材所選的課文並不能覆蓋到所有的四六級辭彙,所以大批考生在辭彙用法的積累上捉襟見肘,不能順利應對四六級的辭彙辨析部分。辭彙考察重點為同義詞、近義詞和音形相近詞的區別,即在某句中只有一個選項可以和題乾中的關鍵字匹配。這種意義上靠單詞的逐個記憶並不理想,因為一旦脫離了例句和用法分析,辭彙的習慣搭配就會成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漏洞。如:學生知道jump和bounce都是“彈跳”,卻不知道球類的彈跳用bounce; 知道adapt可以表示適應,卻不知道和computer相匹配的詞是compatible; 知道“預訂”可以用order和reserve, 卻不知道“訂雜誌”需要考慮subscribe to。

2. 突破要略

辭彙量可以通過閱讀慢慢積累或短期強化完成,要背到大綱要求的基本辭彙量。大綱要求是大學英語學習的最低要求,辭彙都為常用辭彙,如果辭彙量欠缺,即使四級考了70分通過,也仍未達到真正的四級水平。達到一定辭彙量後,要全力以赴研究辭彙的用法。詞伙關係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和語言練習掌握,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吸收領會,形成地道語言套用的語感。如果追求短期速成,則可以把歷年四六級考題複習一遍,針對詳解部分強化記憶,關注同義詞的差別和辭彙的獨特用法,也會有很好的效果,畢竟六級辭彙考的1000多個難詞在考題中重複率極高。

除了辭彙辨析外,需要複習的還有詞組等等,如區分fed up with, put up with, come up with和break up with。 數百個詞組中要對have, break, hold, keep, come, go, put, make, give, take, run等詞構成的動詞詞組和與in, on, out, for, with, of, to, up, down有關的各類詞組高度敏感。

五.第五大挑戰:應對多變的寫作類型

1. 倒扣分、書面語和多變題型的挑戰

四六級寫作分別要求120和150個單詞,半個小時內完成,共15分。在考試時考生會因為缺乏觀點和語言表達而倍受煎熬。四六級同學在語言表達質量上沒有太大差異,因而閱卷過程中四六級除了字數要求,其它方面的標準都一樣。實際操作中發現考生的作文普遍出現三大“營養不良現象”;第一,觀點雷同,思維幼稚;第二,漢語思維的英文翻譯,在拼寫和語法上漏洞百出;第三,語言簡陋,表達上閃光點乏善可陳。這就使大批作文陷入中低檔的4-9分陷阱,而6分以下作文又難逃倒扣分的虎口,以至於得分3分的作文,實際分數為0分。歷年考試中對語言表達很重視,議論文要求採用書面語的文體,而考生的創作難以體現出書面語的特徵,往往是大量舉事例,過去時與現在時混在一起,大學階段學習的辭彙、詞組和句型都未能學以致用。此外,從2001年起作文部分開始追求多變的命題方式,已經考察過議論文、說明加議論、敘述加議論、圖表作文和書信作文。寫作的套用語體也成為命題專家的一個考核方式,這些變化都對考生形成了挑戰。

2.突破要略

四六級作文和口語、聽力的學習規律一樣,即 “practice makes perfect”,不練則不進。寫作是一種思想和語言的雙重創造過程。既要練習思維觀點拓展,又要練習語言表達套用。平時訓練時先要進行提綱創作練習。不管遇到任何題目,都要努力進行思維拓展,對與主題相關的現狀、問題、原因、數據、事例、分類、意義、建議、趨勢、後果和評價進行聯想思考,之後形成提綱框架,在第二段中分成2-3個方面加以論述,設定概括性的段首句,再通過事例、原因和數據變化加以引申。如果可能的話可以採用自問自答法開頭,諺語名言佳句式結尾,文章中還可以設定定語從句、插入語、狀語從句和倒裝平行結構加大句子難度。細節上可以考慮某些詞組和句型的使用。對於圖表作文,可以掌握表格圖、圓形圖、柱壯圖和曲線圖的基本特徵,熟練套用表示“上升”、“下降”、“穩定”、“顯著”、“微弱”和“倍數”的基本術語。書信作文和提綱作文大同小異,無非確定好對收信人語氣是否正式,之後針對書信的提綱,擴充細節和內容,格式一般不成為考點。

長期的寫作複習要以造句練習和英漢互譯為主,通過千錘百鍊打造紮實的語言套用基本功。而短期突破較難,背範文和背句型框架只能針對模式化的提綱和圖表短作文,而不能靈活應對主題或形式的變化,死記硬背只能造成寫作語言雷同或畸形,爭取9分易,13分難。不管形式有何變化,語言表達的精確性和精彩性仍然是得分的關鍵,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寫作提高長途多,捷徑少。少數機械的句型儘管很正規,但語法上錯誤百出和表達上用詞不當就會使問題全面暴露出來。建議考生平時除了忙於做辭彙閱讀選擇題,還要充分重視造句和英漢互譯練習,多模仿優秀的句子和段落創作,精彩的詞和詞組只要經過造句就可能達到熟練套用的境界。考試前兩周要分析一些高分範文的結構、觀點和語言閃光點,背誦一些優秀的句子,對寫作部分來說等於增加了營養,提高了技術。

無論考試如何設定難度的挑戰,只要考生們高度重視、充分準備,相信大家會在這些挑戰中贏得高分、提高實力,並且證明勤奮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