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念答案,還考什麼英語四級?

  昨天上午是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統一時間,在北方工業大學的考場裡,廣播中同時傳出有人念"答案"的聲音。雖然石景山八角派出所民警控制了兩名犯罪嫌疑人,但據警方透露,依目前的證據,二人沒有能力干擾校園廣播,懷疑另有人用廣播發射機進行大規模舞弊。警方稱,此案還牽涉其他幾所高校,正在調查中。

  廣播裡念英語四級的"答案"?要不是很多學生都受此干擾,而且還提供各種證據證明廣播裡念的是"答案"的話,恐怕筆者也不相信,在已經推行英語四、六級改革、取消英語四、六級與學位掛鈎規定的今天,竟然還有人對英語四、六級痴迷到這種地步。暫且不說貼滿各大高校的隱形耳機、"答案"之類的廣告,只是這種在廣播裡念英語四、六級"答案"的舞弊現象就令人觸目驚心。筆者禁不住追問,英語四、六級還有多大存在的意義?需求刺激生產,是什麼東西驅使人們如此看重英語四、六級呢?又是什麼東西讓英語四、六級"答案"具有生產的空間?

嚴格地說,英語四、六級是一種對大學英語水平的檢驗。但是,伴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英語四、六級證書逐漸變成社會斷定一個人英語水平的一個標準,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員對英語四、六級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將其看著是衡量一個人綜合水平的標準。並且由此而衍生出一個新興產業:社會英語化的產業。隨著社會英語化產業的發展,是否擁有一張英語四、六級證書就是一個人綜合水平的體現。只要擁有一張英語四、六級證書,入黨優先考慮,評定獎學金優先考慮,就業優先錄用,考研優先錄取,總之,無論你是什麼專業,只要擁有一張四、六級證書就前程似錦。社會將英語四、六級推崇到如此高的地位,誰不想輕輕鬆鬆地拿到英語四、六級證書?

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種英語四、六級的變化,因此,提出了英語四、六級改革,不僅對英語四、六級的題型和內容作了一些調整,而且還取消了英語四、六級與學位證書掛鈎的規定。但是,社會意識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還有很多招聘單位規定只錄用英語四、六級過關的應屆畢業生,沒有四、六級證書的學生明顯地受到排斥,而這種沒有轉變過來的社會意識直接導致英語四、六級改革只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鬧劇。

英語四、六級還有多大存在的意義?依筆者之見,在中國逐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高校要求學生掌握一門外國語言是必要的。但是,倘若沒有限度地擴大英語的價值,就嚴重地違背了學習英語的初衷。說句心裡話,取得英語四級證的人裡面,有多少人能夠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呢?不可能通過英語四級的人都到外企做秘書,也不可能人人都在天天跟外國人打交道。

因此,廣播中傳出有人念英語"答案"的聲音,已經再三向人們發出警告——英語不過是進行交際的一種工具而已,人們沒有必要將其抬高到神聖的地位。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再給英語四、六級降降溫,以行政命令規定一般用人單位不得有應屆畢業生必須取得英語四、六級證書的要求。否則,社會英語化的產業只會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對社會穩定與和諧沒有多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