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像考駕照一樣考英語四六級?

  今年8月,一篇名為《一位清華老教授的呼籲:英語成考試工具應把四六級考試停掉》的帖子,在各大論壇上異常火爆。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孫復初在文中指出,“如果把四六級標準化考試這種‘尺子和秤’拿到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國家質檢總局去檢驗,我看只能宣布其為不合格的‘假秤’。”調查數據顯示,在9644位參與者中,87.5%的人認同孫教授的這一說法。

任何一種語言都不過是工具而已,如沒有實際的用途,工具也就失去了意義。雖然有87.5%的人認同孫教授的觀點,但還有少數人不置可否,甚至持反對意見。和以往一樣,關於四六級考試的這個話題再次成為了輿論爭執不下的焦點。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英語肯定是有其實際意義的。學生考大學必然要經過英語考試,也就是說學生對英語這種實用工具的掌握情況是經過了檢測的。在此基礎上,四六級考試更像是對這種工具的進一步“打磨”。但問題的關鍵是,有人或許需要這樣的“打磨”,而有人卻因此覺得無謂地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既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對,那么單純地取消或是繼續顯然都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孫復初教授認為四六級考試是不合格的“假秤”,理由是其不能準確“稱”出學生的真實水平。“秤”的真偽姑且不論,起碼就目前來看,這桿“秤”的適用範圍實在是太過廣泛了。大學教育不同於基礎教育,因其更多地指向專業學科而對英語的需求也會大相逕庭。於是,有些專業的學生覺得四六級考試太難,而有些專業則覺得這簡直是“小兒科”。試圖用這樣一桿包羅萬象的“大秤”去量盡天下學子,又怎能會得出一種令人信服的真實結果?

無論使用何種方式,人才都是需要“秤”一“秤”的,關鍵是考試應當有針對性,而且結果必須準確。對於那些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日常英語教學已經足夠,而對於英語專業學生來說,四六級考試也許還略顯不足。因此我認為,四六級考試雖不至於立刻取消,但起碼應該調整考試的範圍,或者可以借鑑駕駛執照的考試模式。

如果你想開小車,你就選擇考小車證,如果開大車就選擇大車證,總有一種考試適合你。而對於那些沒有開車需要的人來說,當然也可以選擇考駕照,但前提是自願,而非強制。其實,對於絕大多數既沒有車也沒有開車需求的人來說,只要了解最基本的交通法規已經足夠,如果硬逼著他們也去考駕照的話,除了“考試經濟”之外他們似乎也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麼理由——那些贊同孫復初教授者想必多數正是這樣一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