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論:中國的城市化發展之路

城市到底應當如何規劃?越來越多的寬敞的柏油路,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在12月1日,由中國人居環境委員會主辦的“城市與建築”研討會上,不同方面的人士就此發生了比較激烈的爭論。
汪民安(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 
城市到底應該是什麼?從我的角度來說,真正的城市從來就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說城市有什麼本質,變才是本質。 
我自己的一個明顯的感覺是街道越來越少,馬路越來越多,供行人走的空間越來越少。我剛才坐車到酒店這裡來,一路上就是一條條大馬路,沒有街道,基本沒有步行路,全部是機器在走路。如果一個城市完全由機器所主宰的話,這個城市就沒有魅力,就是供人行走的地方越來越少。 
如果我們走在街道上,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街道是什麼? 
充滿了人群,人和人之間有接觸,有時候還是擦肩而過,有時候是人和鳥的交流。這是一個公共空間,讓所有的陌生人,在街上都有偶然相遇的機會。 
大家都在街道上,還能感覺到什麼?平等。因為街道上的人群是陌生的,誰也不知道誰,你再有錢也不見得有什麼優越性,所以街道在這個意義上恰恰是城市公共領域的民主化,是非常非常好的場所。我們現在把街道都拆掉了。 
街道在某種意義上還是一個舞台,還有大量的人群、噪音,所有的東西,在街道都有激發性,有表演的欲望。一個城市失去街道的混亂、髒爛,我就覺得沒有一點城市的氣息。 
我覺得還有一點,街道還有特別重要的一點,街道可以供很多無處藏身的人,比如說乞丐,乞丐就是以街道為家,他每天在街道上生活,利用街道,看街道上的人。乞丐、還有很多人,他們才是城市秘密的觀察者,乞丐是最值得住在這個城市的。 
孫克放(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總工程師): 
你說這話我是不贊成的。我們不能把城市作為無序的狀態存在,不是希望城市沒有個性、特點,比如說我說廣告,我去過東京,東京給我印象比較深。六年之內,東京之內要拆除所有樓面的廣告你知道嗎?我承認這些風趣,可以賣烤白薯,不是不讓他賣,是要按規範去做。 
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能擺脫三個網的關係,第一是交通網,第二是商業服務網,第三就是生態網。我們用三張網把它覆蓋起來,才能決定城市的肌理。其實我們的城市占很大量的是住宅,跟這三張網的發展密切相關,住宅的好壞,取決於網的編織程度,比如說合理程度。我們中國很大程度上,為什麼隨意建設,就是我們的網沒有編好。如果我當市長,第一件事情就把昆明市所有廣告牌取掉,在昆明我是看到最多的是廣告牌什麼樓上、地上都有,你去國外看一看,哪裡有?大牌小牌的到處都放。 
汪民安: 
城市不能專門為某些精英所來設計,不能為某些所謂的有很多錢的人設計,我覺得街道就是給小商販設計的,那有什麼不好的。這才是城市的魅力。城市一定要有節奏、夜晚、夢境,不要搞得那么光亮、透明,搞得那么沒意思。 
史建(資深建築評論人): 
因為我是做建築和城市研究評論的,有必要替街道辯護一下(髒、亂、差)。我們過去有人認為,廣場、綠地是城市的公共空間,對老百姓來講是最重要的,但恰恰街道才是公眾最重要的空間。就像《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上講到的。街道是要有活力,它是城市的公共核心。我們把這個東西取消了,在我們的住宅和城市之間就缺少很空的這個餘地。 
周榕(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城市要不要整潔,要不要烤白薯攤,廣告要不要整治。我覺得這種思維就是建立在烏托邦思維的基礎上。這種城市思維還停留在大概上個世紀50年代的豪斯曼的思維上。 
在2001年太原市政府下定決心拆除240萬平米違章建築,在兩個月內,太原市的刑事犯罪案件,很大程度上升,為什麼?因為在那裡住的很多人都是住違章建築的,已經把最後的生存空間拆除,他有什麼辦法?因此引發了治安動盪。 
我們城市的規劃經常給人展示的,以前是“ppt”城市,在牆上一投,這大概是我們未來的城市。我最近看到不僅是ppt城市了,而是“動漫”城市了,要花幾十萬上百萬做一個動漫,動漫就像一個夢境一樣,展現一個城市的未來。無論是ppt城市,還是動漫城市,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告訴你我們城市未來的文化是什麼?沒有一個人知道生活的精神狀態是什麼? 
80年代中後期那個時候在大學裡,討論香港、台灣,當時所謂知識分子非常不屑,言必稱文化沙漠,而現在我們再去談香港、台灣,還有資格說人家嗎?所有新建城市完全是文化沙漠。 
何道峰(昆百大集團董事長): 
中國的快速城市化進程帶來了房地產業大發展,確實是沒辦法不成為全國人民關心的話題,想讓它不熱鬧都不成。也感覺到這個領域所涉及的知識很多,絕對不是簡單的開發、蓋一個房子賣一賣。其實涉及的問題也是非常的深遠。從國際發展的角度來看,從經濟發展角度看,也可以從社會公平性的角度來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關於城市規劃,文化界人士持批評的態度,認為缺乏對人的關注和人文關懷。這是中肯的。但解決這些問題的路遠比揭示問題複雜得多。 
在規劃和建築設計層面,當前中國這樣快的發展速度和產量,導致我們的建築設計人才培養跟不上,建築設計前的調查研究、討論互動時間不夠,難免蘿蔔快了不洗泥。想想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建了全世界多少建築,這是我們多少建築師在日積月累辛勤工作的結果,不容易! 
很多輿論認為,中國的開發商眼中只有錢,是沒有腦子的人。其實也未必,你看看開發商的辛苦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包括心中裝著對國家、人民的尊重程度,我看也不會比建築師和文化學者差,這個我們可以另立專題討論。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快速發展的城市化和房地產行業,確實帶來了空前的機會,但也是全新挑戰。大家容易嗎?我看都不容易。 
我想到有點像文學界,首先要有寫小說的,也要有文學批評家,還得有出版商。作家費盡辛苦寫的東西,評論家說你寫的是垃圾,作家要習慣於在咒罵聲中成長,但回去你還得寫。但沒有評論家也不行,因為你不知道寫出來了的東西效果怎么樣。他們的功能不同。從另一面講,評論家雖然罵別人頭頭是道,但寫不出來,因為你腦子裡全部是框框條條、概念等等。你沒有馬克·吐溫生活的經歷,怎么寫出密西西比的感受,沒有小仲馬的經歷,怎么寫出《茶花女》。當然,面對出版商時,作家和評論家會聯合起來罵他們“庸俗”、“沒腦子”、“只知道賺錢”等等。但沒有出版商又怎么能有文學?這是個共生的道理。 
其實討論和爭論都很好,但是我希望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 
建築設計方面要理解文化。比如汪老師講的,街道規劃要多一點對人的關注,多一點人文關懷,別把城市搞得冷冰凍的。但文化界同樣應該理解建築界,給他們多一些文化信息的引導和互動,通過討論把問題找出來,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互動和影響多了,自然會聚溪成河,創造時代的主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