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報需熱身新會計準則

上市公司執行新會計準則始於2007年一季報,但這不等於2006年年報就和新準則毫不相干。權威人士透露,2006年年報無論是否需要強制模擬執行新準則,各上市公司都要做好準備,在年報中反映出新準則帶來的影響。

上述人士透露,對於執行新準則前的2006年年報是否需要全面模擬運轉,目前還有不同意見。但無論最終的定論如何,上市公司都需要通過編制調節表或其他方式,在2006年年報中揭示新準則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2007年新年伊始,作為執行新會計準則的起點,上市公司要結束舊賬,建立新賬。註冊會計師朱德峰曾建議,既然明年元旦就要對所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重新確認和計量,上市公司不妨在其後披露的2006年年報中,通過類似調節表的方式,披露按現準則編制的2006年年末數與按新準則編制的2007年期初數兩者的對比數據,使投資者充分理解新會計準則對公司財務狀況尤其是股東權益的影響。

但2007年元旦建立的新賬僅僅是一張資產負債表,只提供了資產負債表中按新準則確定的期初數,2007年定期報告利潤表中的上年同期數同樣需要新準則下的數據。既然早晚得做,不如早做。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張為國就曾表示,他個人認為上市公司在完全實行新的會計準則之前,應該編制兩份報表,過渡階段新舊準則並行。

實際上,中國證監會已經選擇部分上市公司進行了模擬運轉,以測算實施新準則可能對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業內人士認為,防止少數公司利用新老銜接的機會調節利潤,要求在2006年年報中披露新舊準則轉換給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帶來的影響,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