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主體的心理誤差及最佳化研究

內容摘要:資產評估是現代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專業服務類行業,資產評估師基於客觀事實和職業規範做出專業判斷的過程也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認識過程,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評估主體心理因素的影響並使評估結果產生偏差。本文在對評估活動的心理認知系統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評估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知覺偏差、記憶偏差、判斷偏差、行為偏差、情緒偏差等五種心理偏差,並提出了相應的最佳化和防範對策。

資產評估是一門軟科學,需要堅持正確的認識路線和採用科學的分析方法。資產評估包括評估主體、評估客體、評估依據、評估目的、評估原則、評估程式、價值類型、評估方法等八個活動要素,任何一個要素髮生偏差都會造成評估結果的錯誤和失實。評估的過程需要依靠數學模型的推導運算,但數學模型僅僅是一種分析推理的工具,只能保證推導過程的嚴緊,並不能保證評估主體的客觀和理性,因此分析資產評估中評估主體所可能發生的主觀性心理錯誤並提出相應的最佳化防範措施成為必要。

 

一、資產評估是一種信息加工型的心理活動

 

資產評估是專業機構和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的準則,根據特定目的,遵循評估原則,依據相關程式,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運用科學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的行為。評估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並據以做出專業判斷。評估過程是由感知、注意、學習、記憶、表象、推理、問題解決等構成的心理活動過程或認知過程。對於以信息深化為基本特徵的資產評估而言,評估主體的心理活動應得到足夠的關注。

完整的信息系統包括外在的信息環境和人體內在的信息加工反應兩個方面的內容。外在的信息環境包括信息來源、質量和渠道等因素,屬於信息學的範疇。而人體自身對於信息的反應和加工過程,是信息深化的過程,屬於心理學研究的範疇。關於信息深化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一是以newell和simon為代表(newell & simon,1972;newell,1981;simon,1981),他們認為無論是有生命的(人)或人工的(計算機)信息加工系統都是操縱符號。符號是模式,它的功能是代表、標誌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信息加工系統以符號結構來標誌其輸入和輸出,由感受器、效應器、記憶和加工器四個部分組成。另一種以norman(1981)為代表,認為將人看作符號系統是不夠的,人是生命的有機體,具有生物基礎和演化的歷史,人還是社會性生物,需要與由人和自然共同構建的系統進行理性互動。按照norman的研究,有生命的(人)和人工的信息加工系統有著共同的結構,稱為認知系統。但有生命的系統需要從環境中獲得食物以維持自身存續,這一過程通過調節系統的生物結構實現。調節系統是一種內穩態系統,在整個信息加工處理的系統中處於主導地位,它與認知系統相互作用,以做出對環境信息的解釋和維持內穩態的行動。有生命的系統具有目的、願望和動機,能選擇有趣的任務以及與目的有關的執業,可以控制心理資源的分配,適時啟動和結束有關的活動。認知系統服務於調節系統,而情緒處於這兩種系統之間,成為認知和調節相互作用的橋樑。

調節系統所指明的因素和作用不容忽視,忽略對需要、動機、能力、性格和情緒等心理現象的研究,撇開人的社會和生物特性而進行的人與計算機類比是有局限的。從資產評估的角度來看,如果信息深化完全是一種機械式的程式,那么資產評估活動或許可以由計算機來執行,但資產評估中的信息深化實際上是一種主觀見之於客觀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活動,不可能遵循某種機械式的程式。因此,norman模型對於描述人類信息加工活動的流程更具合理性。對於評估活動而言,調節系統就是評估人員從外界接受信息,進行推理、做出判斷的主要功能系統;認知系統是調節系統對智力因素的需求不斷增長的結果,只有當認知系統達到一定的質量以後,它才能獨立存在並具有相應的功能和目的,因此可以把它看作知識和經驗的儲存庫。情緒系統是評估人員自身內在的情感反應。在上述三個系統的共同作用下,評估人員從外界獲得信息,並進行深化,以形成最終的評估結果。

 

二、評估中容易發生的心理誤差

 

評估既然是一種信息深化活動,評估主體的心理因素在評估過程中就不能不發生作用。評估的可信度不僅取決於評估指標的信度和效度,而且取決於評估者主體心理因素的影響。在評估的認知思維流程中,信息的感知、評估人員的知識、經驗記憶、態度、感情等方面都可能產生偏差,從而形成評估結果的誤差。這類心理誤差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知覺偏差

  人類在對外界信號進行注意感知時,會對信息刺激加以選擇和調控,會捨棄或過濾一部分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在衰減和過濾的過程中,可能發生信息知覺偏差。知覺偏差包括首因效應和暈輪效應兩個方面。

  首因效應是指最先獲得的信息和印象對評估師的認知產生的強烈影響,特別是在同陌生的對象交往時,以最先得到的少量信息作為推斷整體的重要依據。首因效應帶有直觀性和模糊性,含有一定正確的成分,但最先形成的印象未必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映,因此堅持第一印象就會妨礙評估師對後續信息的感知和判斷,從而因首因效應產生知覺偏差。

  暈輪效應指由獲得個體某一行為特徵的突出印象,進而將其擴大成為整體行為特徵的心理效應。評估師把得到的某些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類,然後按事前形成的類別處理其他的信息,那些早已存在的“成見”妨礙著評估師觀察和判斷客體真正的特點和表現,出現以差概好或以好概差的偏差。首因效應會對暈輪效應產生影響,評估師自身的某些經驗和看法也會產生暈輪效應。例如:認為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管理更規範、技術更先進、信息系統更完善等,這些會在評估中產生心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