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內部審計業務》模擬考試題4

 61.某審計經理必須設計一項目以助下級了解組織所實施的新型內控,並考慮同時採用課堂授課及全面在職(經驗生)培訓兩種方式與經驗法相比,傳統的課堂授課法的缺陷是:
a:更為昂貴;b:時間更長;
c:很難深入一個既定主題;d:學員不容易記住他們在課堂里學的知識。

62.哪種類型的審計證據在評估應收賬款回收的可能性時最可信?
a:肯定式應收賬款函證回函。b:否定式應收賬款函證回函。
c: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單。d:運單。 

63.在對數據中心進行審計時,內部審計師應當檢查電壓調整器是否存在,以保證
a:硬體設備免受浪涌損害。b:如果主電力被中斷,系統的完整性也可以得到維護
c:如果主電力被中斷,可以提供即時的電力供應。d:保護硬體設備不受長期電力波動的影響。 
 
64.某非盈利機構在過去三年雌ij的捐款一直固定不變,審計委員會注意到機構的總經理可能進行著一項計畫,即把部分捐款轉到其他組織。審計委員會懷疑總經理貪污了大部分捐款,並把它存人其他賬戶,或通過賄賂把捐款記在另一個機構的名下。為了檢測這一舞弊行為是否存在,以下哪一項審計程式最有效?
a:運用通用審計軟體,對已承諾但未收到的捐款進行抽查,並證實捐贈者應付的捐贈額。b:選取過去三年所有的大額捐贈者的樣本和其他捐贈者的統計抽樣樣本,要求該機構或其分支機構確認所得的捐款總額。
c:選取現金收入的發現樣本,確認捐款者的捐款總額,並調查任何差異。d:運用分析性覆核程式,將該機構所得的捐款額和其他類似機構同期所得的捐款額進行比較,如果金額異常小,則選取現金收人的詳細樣本,並追查到有關的銀行賬單。 

65.內部審計師最有可能發現舞弊行為的程式是
a:確認並詢問組織中發生的變化。b:訊問舞弊者以便找出實施舞弊的原因。
c:建立內部控制來防止舞弊的發生。d:將電算化作業系統程式存檔。 
 
66.以下哪一項不應包括在審’汁報告的範圍描述中?

a:審計期間。b:審計目的。
c:未審計的活動。d:執行審計的性質及程度。 

67.最好將有證明力的審計證據定義為
a:審計證據遠離錯誤和偏見,並忠實地表明其所要表明的意思。b:審計證據是在觀察人、資產和事件過程中取得的。
c:審計證據是對其他已經收集到的審計證據的補充,並且加強或證實了這些證據。d:審計證據證明了一個間接事實或一組事實,從這些事實中可以推理出其他事實。 

68.某公司的生產使用兩種主要的原材料投入,公司為編制生產經營預算不得不預測投入材料的成本變動,兩種成本的變動是互相獨立的。採購部門提供了如下機率成本變動/材料1/材料2:上升3%/0.3/0.5;上升5%/0.5/0.4;上升10%/0.2/0.1,材料1和材料2的成本均上升3%的機率將是:

a:15% b:40% 
c:80% d:20% 

69.內部審計師試圖評價銷售循環中控制程式失控的潛在價值影響。涉及兩個控制:控制a失敗的可能性是10%,控制b失敗的可能性是5%。控制程式是彼此獨立的,即一個控制程式的失敗不會影響另一個程式。在評價對組織的潛在暴露(風險)時,內部審計師確定控制a失敗的成本是$10,000,控制b失敗的成本是$20,000,兩者在同時失敗的附加成本是$200,000。如果這些控制都不是很有準備,組織的預計成本是:

a:$1,000 b:$32,250 
c:$2,250 d:$3,250 

70.政府內部審計師一直強烈呼籲對有些人是否獲得了額外的社會福利金進行審計。一種普通類型的福利金舞弊是有些人得到了不只一份福利金,這通常通過以多個名字填寫多份申請,但使用相同的地址來實現。以下哪一項計算機審計工具和技術在確認這種舞弊的存在時是最有效的?
a:標記和跟蹤。b:通用審計軟體。
c:整體測試法。d:電子表格分析。 

71.行為研究證明,大部分人連續性地處理信息,因此,決策制定經常受到“最近效應”的影響,在決策制定過程中,最近的信息被給予不合乎比例的權重。在審計中,這種傾向能夠採取措施適當控制,除了:
a:要求內部審計師將得出審計結論所運用的審計證據和尋找原因的過程以檔案形式整理出來。工b:要求監督人員對結果和結論獨立覆核。
c:運用專家系統保證對所有重要信息給予適當的權重。d:要求最重要的審計步驟在最後實施。 

72.決策者常常面對許多可選方案便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他們經常在風險或不確定的情況下,即,對每個備選方案的結果缺乏完整和正確了解時,做出決策。以下哪一項是正確的?
a:在風險的情況下,每個備選方案都只有一個潛在的結果。b: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首要的任務是確定每個備選方案的多種可能性結果的期望值。
c:在風險的情況下,決策制定僅依賴決策者的經驗和直覺。d: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首要的任務是建立多種結果出現的主觀機率。

73.以下哪項是應收賬款確實存在的最適當的證據?
a:肯定式函證回函。b:銷售發票。
c:驗收報告。d:提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