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方式塑造品牌個性

  能將一個看起來象裝醫藥水的白色瓶子,賣弄成世人爭相收藏的珍品,甚至讓每一張海報成為稀世傑作的,恐怕只有absolutevodka(絕對牌伏特加)了。

absolutevodka主張著一種另類的時尚,它總是特立獨行,這是它獨有的品牌個性。想想如果有一天absolutevodka改變風格,轉型為xo式的“雍容華貴”,absolutevodka還能這般另類的受寵嗎?我想不會。

個性影響品牌

“雍容華貴”與absolutevodka所定位的藝術家、影星、富豪和社會名流等目標群體並不十分的切合。xo是貴族式的享受,而absolutevodka雖然身份地位不菲,但與xo比起來還差了一個檔次。讓人感覺更為突兀的是,“雍容華貴”的xo品牌骨子裡浸透著“安詳穩重”,absolutevodka的轉型會讓它自討沒趣,因為它的趣味瓶身和另類海報,已經完全暴露了它是一個“躁動、野性和另類的壞小子”。

品牌個性並不如品牌屬性所表現的logo、包裝和型號等那樣直白,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它是一種感覺。這種作用於品牌客群心靈深處的力量強弱,將直接影響客群對品牌的直接感官,甚至購買決策,於是當摩托羅拉高層發現它的品牌在客群心目中形成的品牌個性與自己所規劃的格格不入時,他們是那么的緊張。

在摩托羅拉的一次銷售座談會上,所請到的顧客代表在接受摩托羅拉“假設把摩托羅拉想像成一個人,他正從門口走進來,你會看到怎樣的一個人?”的問題測試時,大都回答是“成功、高大、西裝革履、聰明、技術力量雄厚”等,也有少數人說是“尊敬的,象遠房的叔叔”。

這些正面的回答也許會讓一些公司感到滿意,但摩托羅拉卻對此深表擔心。在摩托羅拉認為,他們的品牌給消費者的印象不應是“尊重”,“尊重”隔開了距離,沒有個性感、親情感、體貼感和現代感,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品牌是“生活上的好幫手、好朋友”,在品牌傳播的間隙透射出“親和、能幹”的品牌個性因子。

摩托羅拉心裡很清楚,如果品牌個性與品牌所定位的目標人群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不一致,無論花費多少傳播預算,消費者都將不會對摩托羅拉形成清晰的品牌歸屬感。一個沒有品牌歸屬感的品牌所凝聚的銷售力是不穩定的,消費者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於品牌的短期讓利,促銷期間他們會對品牌充滿熱情,促銷過後便會撒手而去。

摩托羅拉也知道,如果品牌調性層面的品牌個性規劃不清晰,他們後續的傳播活動規劃將會失去方向。在品牌傳播中,品牌個性和品牌文化是傳播活動規劃的基準,一切傳播活動的設定都應以品牌個性和品牌文化為準繩。也就是說,當雀巢將自己的品牌個性定義為“溫馨的,關愛的”時,它的廣告和促銷必須糅合含情脈脈的柔情,它的中國對手蒙牛將自己的廣告做在了“神五”上,同時進行瘋狂的事件行銷炒作,它就不能,因為“神五”事件沒有它所需要的柔情。

蒙牛的失誤

提起蒙牛,就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蒙牛在中國絕對是一個知名度極高的超級品牌,但這樣一個超級名牌,卻沒有鮮明的品牌個性,這絕對是蒙牛品牌管理者的一大疏忽。蒙牛迄今所進行的所有品牌傳播活動,都只是“為求名而造名”。從早先比附伊利的“大草原”概念,到“神五”事件,再到贊助“超級女聲”,品牌訴求從“自然環保”到“愛國”和“健康”,蒙牛的品牌個性時而“大氣穩重”,時而“和藹可親”,時而“前衛時尚”,給人的感覺悠忽不定,這是品牌塑造的大忌。

可以這么說,蒙牛現今的銷售業績更多的是一種短期繁榮的假象,它的勝算更多的來自於對市場的先占優勢。中國乳業市場競爭並不充分,僅有的幾個競爭者之間競爭意識也不強烈,每個人都想著落棋布局搶占更多的市場,鮮有人花時間夯實自己的品牌根基,強化自己在某一人群細分市場上的區隔優勢。但是可以肯定,如同國外乳業市場和國內成熟市場的走勢一樣,中國乳業市場也必將走入成熟市場的細分時代,到那個時候,象蒙牛這樣四處游離的游擊性投機品牌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打一個簡單的比喻,當蒙牛想在廣告、促銷和事件策劃上不斷強化自己“健康”的品牌訴求時,伊利已經在“健康”細分訴求上站穩了腳跟。蒙牛想要在“健康”訴求上推倒伊利並不容易,因為它的品牌個性總是飄忽不定,它時而亢奮、時而激進、時而時尚、時而保守,這會讓消費者感到輕薄,模糊的“行事風格”將大大抵消它在品牌傳播上的投入。

從一個最形象意義上的角度來理解品牌個性,可以將品牌個性理解為“行事風格”。在“品牌如人說”里,品牌個性可以比擬為一個人行為做事的言談舉止。任何一個人的行事風格相對來說是很穩定的,沒有一個人會經常變化自己的行為風格,否則只會是自找麻煩。想想如果一個人時而“溫和,彬彬有禮”,時而“粗暴,難以理喻”,儼然一個形色多變的“變色龍”,試問別人又如何與他相處呢?

因而我們說蒙牛是一種短期繁榮,是因為它終究有一天會舔嘗到“變色龍”的苦楚。蒙牛現在之所以自得其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當局者迷,絲毫沒有察覺到自身在品牌調性系統規劃上的殘缺。世人皆如此,顯性的東西能夠簡單發掘和修正,隱性的東西就沒那么簡單了,並且有時候即使發現了,只要自身沒有到非改不可的關鍵時刻,大概也不會引起管理者太大的關注。

三種尋找方式

對於品牌個性,品牌管理者的態度也大多如此。很多管理者基本上是隨其放任自流,精明一點的可能心裡還有個數,對傳播活動的規劃不至於差池得太離譜,但喜歡拍腦袋、憑感覺、做事沒原則沒依據的糊塗管理者就難說了。不過,如果將品牌個性之類的調性系統規劃在品牌管理者一個人心裡,不用文字和制度表現出來,對品牌本身而言也是一種冒險。倘若哪天品牌管理者拍屁股走人了,那新上任的管理者豈不是將前階段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品牌資產搗個稀爛。

當然,雖然品牌個性是一種隱性、難以琢磨的感覺,但要將它用文字和制度的方式表現出來,形成一個確切意義的品牌行為規範,也不是沒有辦法。

比如著名的牛仔褲品牌李維斯,在塑造自己的牛仔褲品牌501李維斯牛仔褲時,就採用了一種非常簡潔的通用品牌個性塑造模式。這種模式將品牌個性劃分為:原創性、強健、年輕、叛逆、有個性、自由、美國式等七個維度,然後李維斯品牌根據自身所選擇的細分人群特點,選取七個維度中適合利用的因子進行展開,於是很自然的將李維斯501牛仔褲的品牌個性塑造成了浪漫、性感、叛逆、體魄雄健、聰明、獨立、喜歡受崇拜。

但這種品牌個性塑造模式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它七個維度設定的未免偏頗,其次這種先入為主的對應關係也使這種個性塑造模式缺乏可複製性,它可能只適合於李維斯,或者只適合於牛仔褲這樣一個單品。

於是,有人又找到了新的一種發現品牌個性的模式,也就是上述摩托羅拉在消費者座談會上所運用到的“映射法”。“映射法”就是通過一些技巧刻畫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這是一種定性的描述,為了確保描述上的更為細緻,業內人更傾向於用定量方法進行輔助。

我們以運動鞋品牌為例。一般通過前期的深度訪談可以將運動鞋所擁有的大多數品牌個性如誠實、激動、能力、粗獷、成熟等因素探掘出來,然後根據這些因素設定從1到5的量表,在足夠量的樣本上進行評分測量,最後取該品牌在各個性因素上的平均分,哪一個分值最高,就證明哪一個品牌個性因素已為大多數消費者所認同和接受。

不過這種方法也有缺陷,因為在使用深度訪談法進行消費者態度探掘,由於樣本量太小,所取得的信息不一定全面,因而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一些國際性的大公司採用了更為謹慎的做法。他們使用的是vals(生活形態和價值觀)模型,由於vals在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已經有了公認的精確度,可以相信最後的輸出結果是經得起推敲的,並且由於vals模型對品牌個性挖掘的角度是從足夠樣本量的目標消費者開始的,有效的避免了前面兩種方法的先入為主和小樣本誤差,所以一些大公司在有足夠預算和足夠時間的前提下,會傾向於用vals模型來測度品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