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進行自我減壓療法 調節心理迎戰中考

  如果說考生的知識水平是考生考好的硬體,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試時心態的平衡是取得理想成績的軟體。因此考生與家長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進行減壓療法,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鬆,心態平穩,恢復到正常的身心狀態。

1、飲食減壓法

飲食療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考生生理健康,為考生超強度的腦力勞動提供足夠的物質基礎。這是考生減輕心理壓力的生理保證。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些食物有直接減輕心理壓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思維敏捷、精力集中。如草莓、洋蔥頭、菠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胡蘿蔔有助於提高記憶力;海產品可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

2、運動減壓法

科學地安排生活,勞逸結合有助於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課餘時間考生可以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動。從考生的實際情況看,傍晚鍛鍊比早晨鍛鍊更有利於消除疲勞。

3、轉移減壓法

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針對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況,家長應幫考生學會自我調適,及時放鬆自己,如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放學後泡熱水澡,與家長、朋友聊天,雙休日抽出一些時間出遊等等。

4、環境減壓法

對於考生來說,在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夠壓抑和緊張了,所以在家庭環境方面,家長應營造一個良好而寬鬆的生活與學習氛圍,積極地進行親子溝通,如傾聽孩子的傾訴、與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願、多鼓勵孩子而不能以打擊或施壓等方式鞭策其努力學習。

5、睡眠減壓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所以保證考生有足夠的睡眠是減輕其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應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其次針對考前睡眠時間少、身心過度疲勞,考生應進行多時段的睡眠。

6、過渡減壓法

通常學校與家庭都讓考生在考前進行一周以上時間的休息與調整,使考生有充沛的精力應試。所以許多考生停止學習後,往往會產生抑鬱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象。對此,一些考生和家長都認為是因過度緊張的學習造成的,而不知是“急剎車”惹的禍。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個月前就應該慢慢減國小習強度、減少學習時間,採取過渡調節方式來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