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01號——對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

財會[2006]4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註冊會計師對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本準則所稱特殊目的審計業務,是指註冊會計師接受委託,對下列財務信息進行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的業務:

(一)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以外的其他基礎(簡稱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

(二)財務報表的組成部分,包括財務報表特定項目、特定賬戶或特定賬戶的特定內容;

(三)契約的遵守情況;

(四)簡要財務報表。

第三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覆核和評價在執行特殊目的審計業務過程中獲取的審計證據和由此得出的結論,以作為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註冊會計師應當以書面報告的形式清晰地表達審計意見。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四條 在執行特殊目的審計業務時,註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因業務具體情況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在承接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前,註冊會計師應當與委託人就業務性質、審計報告的格式和內容等達成一致意見。

第五條 在計畫審計工作時,註冊會計師應當清楚了解所審計信息的用途及可能的使用者。為了避免審計報告被用於非預定目的,註冊會計師可以在審計報告中說明出具審計報告的目的,以及在分發和使用上的限制。

第六條 除對簡要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外,對其他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一)標題;

(二)收件人;

(三)引言段;

(四)範圍段;

(五)審計意見段;

(六)註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七)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及蓋章;

(八)報告日期。

第七條 引言段應當說明下列內容:

(一)所審計的財務信息;

(二)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和註冊會計師的責任。

第八條 範圍段應當說明下列內容:

(一)執行特殊目的審計業務依據的審計準則;

(二)註冊會計師已實施的工作。

第九條 審計意見段應當清楚地說明對財務信息發表的審計意見。

第十條 如果委託人要求按照指定格式出具審計報告,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指定格式報告的實質要求及措辭。必要時,應當修改指定格式報告的措辭,或另附一份報告,以符合本準則的規定。

第十一條 如果所審計的信息基於某項契約的條款,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管理層在編制信息時是否已對所依據的契約作出重要解釋。

第十二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對契約作出的重要解釋是否已在財務信息中得到清晰的披露,並考慮是否有必要在審計報告中提醒信息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註中對這些解釋的描述。

第三章 對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

第十三條 特殊基礎通常包括下列基礎:

(一)計稅基礎;

(二)收付實現制基礎;

(三)監管機構的報告要求。

第十四條 對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出具的審計報告中指明財務報表編制的基礎,或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註中對編制基礎作出的說明。

審計意見應當說明財務報表是否按照指定的特殊基礎編制。

第十五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財務報表的標題或附註是否清楚表明,該財務報表並非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

如果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未能冠以適當的標題,或特殊基礎未得到充分披露,註冊會計師應當出具恰當的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第四章 對財務報表組成部分出具的審計報告

第十六條 註冊會計師可能應委託人的要求對財務報表的一個或多個組成部分發表審計意見。這種類型的業務可以作為一項獨立的業務予以承接,也可以連同財務報表審計一起承接。

第十七條 在確定財務報表組成部分的審計範圍時,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與所審計的財務報表組成部分相互關聯,且可能對其具有重大影響的其他財務報表項目。

第十八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從對財務報表組成部分出具審計報告的角度考慮重要性概念。

第十九條 為避免信息使用者誤認為對財務報表組成部分出具的審計報告與整套財務報表相關,註冊會計師應當提請委託人不應將整套財務報表附於審計報告後。

第二十條 對財務報表組成部分出具審計報告時,註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指明財務報表組成部分的編制基礎,或提及規定編制基礎的協定。

審計意見應當說明財務報表組成部分是否按照指定的編制基礎編制。

第二十一條 如果已對整套財務報表出具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只有在組成部分並不構成財務報表的主要部分時,註冊會計師才可以對組成部分出具審計報告。

第五章 對契約的遵守情況出具的審計報告

第二十二條 註冊會計師可能應委託人的要求對契約的遵守情況出具審計報告。

第二十三條 只有當契約遵守情況的總體方面與會計和財務事項相關,且在註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範圍內時,註冊會計師才能承接該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