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11號——商業銀行財務報表審計

財會[2006]4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註冊會計師執行商業銀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註冊會計師在執行商業銀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時,應當將本準則與相關審計準則結合使用。

第三條 本準則所稱商業銀行,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設立的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的企業法人。

第四條 商業銀行通常具有下列主要特徵:

(一)經營大量貨幣性項目,要求建立健全嚴格的內部控制;

(二)從事的交易種類繁多、次數頻繁、金額巨大,要求建立嚴密的會計信息系統,並廣泛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及電子資金轉賬系統;

(三)分支機構眾多、分布區域廣、會計處理和控制職能分散,要求保持統一的操作規程和會計信息系統;

(四)存在大量不涉及資金流動的資產負債表表外業務,要求採取控制程式進行記錄和監控;

(五)高負債經營,債權人眾多,與社會公眾利益密切相關,受到銀行監管法規的嚴格約束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管。

第五條 商業銀行具有下列主要風險:

(一)信用風險;

(二)國家風險和轉移風險;

(三)市場風險;

(四)利率風險;

(五)流動性風險;

(六)操作風險;

(七)法律風險;

(八)聲譽風險。

第六條 由於商業銀行具有的特徵和風險,註冊會計師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第二章 接受業務委託

第七條 註冊會計師應當初步了解商業銀行的基本情況,評價自身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初步評估審計風險,以確定是否接受業務委託。

第八條 在評價自身專業勝任能力時,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

(一)是否具備商業銀行審計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和技能;

(二)是否熟悉商業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及電子資金轉賬系統;

(三)是否具有對商業銀行國內外分支機構實施審計的充足人力資源。

第九條 註冊會計師在接受業務委託時,應當就審計目標和範圍、雙方的責任、審計報告的用途等事項與商業銀行達成一致意見。

第三章 計畫審計工作

第十條 在計畫審計工作前,註冊會計師應當了解商業銀行下列主要情況:

(一)巨觀經濟形勢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二)適用的銀行監管法規及銀行監管機構的監管程度;

(三)特殊會計慣例及問題;

(四)組織結構及資本結構;

(五)金融產品、服務及市場狀況;

(六)風險及管理策略;

(七)相關內部控制;

(八)計算機信息系統及電子資金轉賬系統;

(九)資產、負債結構及信貸資產質量;